八师石河子市棉花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
2025年,第八师石河子市棉花产业交出亮眼答卷,产量与质量同步攀升,多项关键指标实现突破。
数据显示,2025年,该师市预计皮棉总产63万吨,同比增长11%,皮棉单产达190公斤。截至10月28日,师市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平台覆盖330万亩棉花,交售籽棉166.74万吨,全师籽棉亩均单产达505.3公斤,较去年增加27.3公斤,亩均增产5.7%,实现整师突破500公斤高产目标,书写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棉花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棉花品质也显著提升。截至10月27日,师市已公检皮棉12.5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7.4%,平均长度、平均断裂比强度等主要质量指标均有所提升,其中“双29A+B2”占比达87.72%,较去年同期提升13.58个百分点。“双30”占比达44%。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师市在棉花全产业链的精准发力。在品种选育环节,师市将种子视为“农业芯片”,2025年重点推荐新陆早84号、惠远720等4个棉花主栽品种,各团场推行“一主一辅”品种布局,为棉花提质增效奠定基础。为提升单产,师市印发棉花栽培技术规程,组建棉花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师市级专家开展技术服务192人次,发布植保建议10期,将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群众身边。
在田间管理与采收环节,师市通过春播、苗期、打顶等多场现场会,确保“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七月铃、八月絮”的阶段目标落地,同时严格落实“十不采”采收标准,从源头把控棉花采收质量。加工环节,全师棉花加工厂于9月15日前完成检修。师市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加工厂按照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棉花,各厂严格执行“一试五定”。加大力度宣传“两方案、两封信”,引导植棉户与加工厂参与质量追溯,持续提升加工品质。同时强化监督服务职能,对农资销售、棉花目标价格加工企业公示、棉花加工安全等加强监管和服务。
师市纤维检验所的高效检测,为棉花质量把控提供了关键支撑。今年受雨水多、气温低等不利因素影响,棉花开检时间较往年(9月25日左右)推迟近一周,于10月1日正式启动,预计检测工作将持续至2026年1月底2月初。
据检验所工作人员介绍,检测数据不仅具备公正性,还能通过质量追溯倒推棉花品种,为来年种植规划与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同时,依据检测指标可实现“优棉优价”,倒逼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意识。自2004年试点以来,检验所每年公检结束后都会形成质量分析报告,为相关部门指导生产、加工企业优化流程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师市棉花产业形成 “种植-采收-加工-检测-反馈”的闭环发展模式。
从品种优选到田间管理,从质量检测到产业链追溯,师市通过全方位、多环节的精准施策,实现了2025年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侯佳宜 陈乐 谢松)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