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民族情 新星花开意更浓
“十四五”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现拥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个,模范个人2名,自治区、兵团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8个,模范个人34名。兵团及师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23个,模范个人266名,这些典型和榜样不断引领着师市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向善向美,团结奋进。
组织引领树典型 筑牢团结“根与魂”
在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司马义·巴斯提一家用20余年的平凡坚守与无私奉献,将“小家”之爱化为温暖众邻的“大爱”,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连心桥”。帮扶独居老人、资助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他们用点滴善举串联起无数动人故事,成为邻里口中的暖心榜样。
今年8月,司马义·巴斯提家庭成功入选2024年兵团“最美家庭”名单。“能获得这份荣誉,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我们也会以实际行动,继续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司马义·巴斯提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一直以来,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故事在天山脚下不断上演:职工蔡金玉克服重重困难,收养了维吾尔族女孩李丹丹;老党员孔祥修与伊州区二堡镇居民司马义·斯迪克长达60年的民族兄弟情令人感动不已;老军垦李宝山与伊州区二堡镇村民玉素甫·哈特一家三代的感人故事不断延续……
“十四五”期间,师市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好单元”“好邻居”等微细胞建设活动,营造出各族职工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
文化交融聚共情 激活团结“精气神”
今年8月,师市与哈密市联合举办的“情满东天山 七夕奇妙游”大型文艺演出,以“千古的爱”“红色的爱”“青春的爱”为脉络,融入维吾尔族民俗、兵团军垦文化元素等,吸引了兵地各族群众齐聚现场。
“观看完《天山铸芳华》节目后,我回想起当年父母常讲的住地窝子、挖碱滩、垦荒地,硬是把戈壁变成良田的故事。这不仅让我对兵团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家园的团结力量。”观众王玉英激动地说。
此外,自2023年起,师市“新星儿女心向党”新星之夏文化艺术节陆续开展,演出将传统艺术与民族歌舞相结合,成为兵地各族群众增进情谊的民族团结盛宴。结合春节、中秋节等节庆,师市还开展“百家宴”“灯谜会”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庆佳节中拉近心距、凝聚团结。
“十四五”以来,师市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深化基层民族团结共建、培育民族团结文艺队伍等多元路径,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互动中凝聚团结力量,为民族团结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互嵌共建促发展 共享团结“甜果实”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红星二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红星二场与毗邻的哈密市伊州区二堡镇守望相助,10个连队与地方9个村实现结对共建,全面推进兵地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和民族情谊,形成了设施共建、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自从红星二场和伊州区二堡镇结对共建以来,许多村民种植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作物质量产量也逐步提升,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伊州区二堡镇火石泉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吉柱说(商凯旋 焦文奇)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