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守望健康|张凯:生命“禁区”的领航者

守望健康|张凯:生命“禁区”的领航者

2025-10-31 11:09:41 来源:中新网兵团

  在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恒定的温度和常亮的灯光让时间仿佛停止了一样。在这里,生命监护仪的滴答声是背景音,而突如其来的警报声,则是冲锋的号角。在这条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上,一位山东汉子,已经坚守了十七年,他就是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凯。

  他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一位先锋。在他的字典里,“没办法”三个字总是被“试一试”所取代。他用一项项填补技术空白的护理新技术,为无数濒临绝望的生命,凿开了希望的途径。

  “一针”定乾坤:为绝望者开辟“隐形生命线”

  2025年5月,重症医学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刘女士。她因为双侧乳腺肿瘤多发转移,常规的胸部、手臂输液路径被彻底堵塞,无法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这意味着救命药无法输注,生命陷入了“无路可走的绝境”。

  面对家属焦灼而无助的眼神,张凯站了出来。“我们还有最后一条路——在腹壁股静脉上建一个‘港口’,通过这个途径把药注射进去,让我试试吧。”

  这是一项在新疆尚未有人涉足的技术——EDUG技术引导下经股静脉双隧道腹壁输液港置入术。手术室里,张凯凝神静气,手中的超声探头如同他的“透视眼”,屏幕上,血管的搏动与心电的波形交织成精准的导航图。穿刺、送管、建立皮下隧道、埋置港体……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在血管和神经的密林中谨慎穿行。

  当导管尖端最终精准抵达下腔静脉深部,屏幕上显示出完美的心电图波形时,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化疗药物便通过这个隐藏在腹部皮肤下的“生命港口”,顺畅地开始了抗癌“旅程”。刘女士的家人紧紧握住张凯的手,哽咽难言。这一针,打开的不仅是一条血管通路,更是一个家庭重燃的希望。

  “魔肺”之战:守护ECMO背后的生命之光

  如果说输液港的建立是“巧匠之功”,那么ECMO的守护则是“统帅之役”。

  2025年3月,一场车祸让37岁的许先生与死神正面遭遇。手术止住了外伤出血,但严重挫伤的双肺让他无法呼吸。在有创呼吸机纯氧支持下,他的血氧饱和度仍一度暴跌至70%以下,脸色因缺氧而呈现骇人的青紫色。

  “上ECMO!”关键时刻,医院做出了决断。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是重症医学领域的“终极武器”。作为护理团队的指挥官,张凯深知,这台冰冷的机器运转的每一分钟,都需要极致的专业与温暖来守护。

  置管现场,他与重症医学科医生鲍景、秦屹等全力配合台州援疆专家杨卫星副院长,动作快、准、稳。暗红色的血液从股静脉被引出,经过“魔肺”氧合,变成鲜活的红色,再回输到体内。生命的颜色,在管道中完成转换。

  随后的6天6夜,张凯和团队几乎住在了病房。他们时刻监测着流量、转速、氧合器的状态,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感染、出血、血栓等任何一丝微小的波澜。他们的眼睛,是比仪器更敏锐的探头。当许先生成功撤离ECMO机器,恢复自主呼吸的那一刻,张凯才感觉到,那根紧绷了近一百五十个小时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

  ICU里的“声音处方”:让医学与人文共鸣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ICU是一个充满冰冷设备和刺耳警报的地方。但在这里,张凯却试图引入一种温暖的力量——声音。

  “五行音乐疗法”,这个听来有些玄妙的概念,被他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护理工具。他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为躁动不安的患者播放属“羽”调的《梅花三弄》,滋补肾水,宁心安神;为情绪低落的患者播放属“徵”调的《紫竹调》,振奋心阳。

  他曾护理过一位因严重创伤而陷入谵妄的老人,整日躁动不安。张凯在评估后,为他戴上了耳机,播放他家乡的民歌。奇迹般地,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呼吸变得平稳,沉沉入睡。那一刻,张凯更加确信:技术挽救的是生命,而人文关怀守护的,是人的尊严与灵魂。

  十七年坚守:从“男丁格尔”到“生命守门人”

  十七年前,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张凯只身从山东来到新疆。从青涩到成熟,他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土地。他是女儿口中“总在加班”的爸爸,是同事心中“无所不能”的凯哥,更是患者眼里“值得托付”的守护者。

  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他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他说:“ICU没有突然的病情变化,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护理团队业务技能与科研教学等方面遍地开花,累计成功申报师市级科研课题四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十余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还开展了超过30余项护理新业务与技术,在重症血管通路、血液净化、营养支持以及重症护理超声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从骨髓腔输液到各部位隧道式PICC置管,从CRRT、DPMAS到ECMO,他将护理团队,锻造成了一支“能打硬仗、敢闯技术无人区的特种部队”。

  在生命最脆弱的地方,张凯用坚实的专业与不息的创新,筑起了一道温暖的堤坝。他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开拓者。这条路,他还在继续走下去,为了那句“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永不停歇。(张芳)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