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医院老年医学科用爱守护“夕阳红”
又逢一年重阳佳节,为践行老年医学“全人关怀、守护安康”的服务理念,10月29日,第一师医院老年医学科携手全科医学科精心策划了两场暖心活动——一边把“健康驿站”开进养老院,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问医;一边在科室里支起“香包小课堂”,教老年患者做养生香包。不用奔波、不用等待,健康守护加文化乐趣,给老人们送上了一份满是“烟火气”的重阳礼物。
养老院里的“健康驿站”:家门口的诊疗真贴心
“张奶奶,您坐好,我先给您量个血压。”当天上午,阿克苏益寿康养老院的大厅里,老年医学科护士张馨月正熟练地为老人绑上袖带。不远处,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彭英东和全科医学科主任马军庄被老人们围在中间,手里拿着病历本,仔细听着老人的讲述。“我这心脏有时候跳得快,是不是跟我吃的药有关系?”76岁的王爷爷递过药盒,彭英东副主任逐一看完,耐心解释:“您这药没问题,但要注意饭后吃,别和降压药一起吃,两个药间隔半小时就好。”
义诊现场,12名医护人员耐心地为80多位老人量血压、测血糖,仔细记录每一项数据,对指标异常的老人及时提醒注意事项;咨询问诊时,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后遗症等老人常见的慢性病,医护人员结合老人身体状况给出初步诊断和调理建议;用药指导更是贴心——医护人员们拿着老人的药盒,一项项核对用药清单,讲解“哪些药不能一起吃”“漏服了该怎么办”,逐一纠正不规范用药习惯。
除了诊疗服务,医护人员还当起“健康宣传员”,把自制的《老年健康知识手册》送到老人手里,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秋季养生、防跌倒、合理吃饭、调节心情的小技巧。此外,医护人员还趁着间隙,教老人们简单的防跌倒动作,提醒大家秋天注意保暖,一句句叮嘱,让养老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科室里的“香包小课堂”:一针一线缝进健康愿
“以前重阳节,家里老人会戴茱萸香囊,说是能保平安。今天咱们自己做的香包,不仅有老习俗的味儿,还能安神助眠呢!”在老年医学科的活动室里,彭英东副主任的话刚说完,老人们就好奇地围向桌上的中药材。当天下午,“馨香寄情,安康重阳”自制香包活动热闹开场,把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和手工乐趣结合起来,让在院的老年患者过了个有文化、有温度的重阳节。
分装在小碟里的艾叶、薄荷、丁香等中药材,五颜六色的无纺布香包袋、彩绳和装饰流苏,写有“艾叶能暖身子”“薄荷能提神”“丁香能助睡眠”的药材功效卡,满满当当地摆放在桌面上。彭英东副主任一边拿起药材给老人们看,一边讲解:“这些药材都是咱们中医里常用的,闻着香,用着也安全,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配。”
制作现场,有老人举着自己的香包给同伴看,比谁的颜色好看;有老人回忆起年轻时做针线活的往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小的香包,不仅让老人们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还勾起了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老人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中医养生的知识,知道了原来老习俗里藏着这么多学问,此时,药香混着笑声飘满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从养老院的义诊服务,到科室里的香包活动,第一师医院老年医学科用两场活动,把健康和关怀送到了老人心坎上。正如彭英东副主任所说:“对老年人来说,重阳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对他们的牵挂和尊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被关心、被需要,也让‘尊老爱老’的传统一直传下去。”今后,科室还会继续探索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形式,用专业和温情,守护每一位老人的幸福晚年。(周玲玲 马寒 曾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