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共青团农场:“尾水养稻”形成“粮鱼双赢”局面

共青团农场:“尾水养稻”形成“粮鱼双赢”局面

2023-10-27 21:04:09 来源:中新网兵团

  水稻和鱼塘两者毫不相关,看似没有内在的联系,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尾水养稻”新模式下,两者不仅实现融合,形成“粮鱼双赢”的局面,也为农场职工种养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位于共青团农场四连的五家渠青湖渔业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示范田里,两台收割机来回穿梭,颗粒饱满的稻米沿着传送带倾泻而下,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忙着称秤、计量、测产。

  今年,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首次采用“尾水养稻”的种养方式,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及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平均亩产达778.22公斤。

  “邀请专家测产,达到了预期的产量,明年计划优化配套措施,亩产争取突破800公斤。”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研究室副主任刘伟说。

  尾水养稻、渔粮双收是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新模式,具有“一水两用、多用”的优势。

  “今年我们进行实验,用养殖鱼的尾水来浇灌水稻。养殖尾水有一些植物残渣,还有鱼的粪便,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还节约了水资源。稻田里不施化肥、也不撒农药,实行无公害绿色种植,今年的亩产达到了预期,大家伙心里非常高兴。”五家渠青湖渔业负责人韩志豪说。

  以田为布,用稻作画,鱼儿游弋其间,一幅现代生态农业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尾水养稻,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支出,有效降低了种稻成本,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让农场种养业展现出新的前景。”刘伟说。

  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生产新技术,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先行区。今年以来,共青团农场强化科技与农业有机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助力职工增收致富,护航粮食稳产增产。(齐琳洁 徐春梅)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