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军垦记忆 传承兵团精神——一三六团小拐军垦记忆园开园
中新网兵团新闻11月3日电(任新忠)11月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三六团小拐军垦记忆园民生工程竣工开园,成为团场精心打造的又一个传承兵团精神和文化旅游的红色新地标。

新修缮的小拐军垦记忆园是团场今年重点民生工程。园区以“尊重军垦历史、传承兵团文化”为设计理念,深入调研走访第一代军垦老战士,深入挖掘兵团和团场发展历史红色故事,科学规划设计出军垦记忆园建设方案。努力打造具有浓厚兵团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兵团精神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主题文旅园区。
新建成的小拐军垦记忆园,以兵团最早的军垦礼堂历史文物为核心,对礼堂主体及周边区域进行保护性修缮与功能提升。园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园区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原貌修缮了兵团屯垦戍边时期的地窝子、土坯房、连队办公室、电影园等具有军垦特色的历史建筑。陈列展出军垦战士使用过的农机、农具、水井、退役高炮及军垦生活用品,展出戈壁勘探石油精神的抽油机。通过实物陈列与场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兵团战士屯垦戍边的奋斗历程。

军垦记忆园开园当日,就吸引了石河子、克拉玛依周边游客及为团场发展建设作出特殊贡献的第一代军垦老战士、干部职工的热情关注。“军垦记忆园真实还原当年兵团和团场发展建设时那段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和历史发展变迁。要铭记兵团的发展历史,继续传承兵团精神,讲好团场发展历史红色故事”。正在观看园区建设的一三六团机关干部激动朱群力说。
据介绍,一三六团是兵团屯垦戍边进疆最早的团场,1950年,三千名官兵徒步进驻新疆。忠实履行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小拐垦区拉开了兵团开荒造田第一犁。兵团第一块棉田在这里诞生,兵团最早的军垦礼堂至今矗立在这里。军垦战士把亘古戈壁荒漠建设成生态绿洲,建成了享誉全国的文明村镇,宛如戈壁沙漠中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军垦战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推动新疆兵团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三六团党委书记、政委刘晓丹介绍,军垦记忆园是兵团和团场历史发展的见证,各地游客和干部群众可以通过军垦历史实物观摩、小拐军垦历史发展故事解说,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在军垦记忆园里重温兵团发展历史,全面了解一三六团辉煌70余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发展历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