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生活既不是想象的轻松,也没有传说中的非常艰苦,它是我们平凡生活中最真切的奉献,平淡岁月里演绎的最动人故事。
“一直走在路上”
秋去冬来,时光流转。一晃半年已过,回首来时路,忙碌的脚步从未停歇。晨钟暮鼓,赏尽路旁一片片黄透了的法国梧桐叶,看落街头嫩红可爱的海棠果,曼妙的景致总能化解我的疲倦、失落与无奈;簌簌的风总能徐徐而来,带来足以让我聊以自慰的美妙而动听的声音。
“下一节是什么课?”“下一节还是语文课。”“耶,我最喜欢语文课了。”这是我受援班级九团中学二(2)班学生们课间的对话。每每听到,心头总是热乎乎的。窃喜一会后,我常常告诫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是我的初心,更是我的使命。
刚入班级时的窘况,我记忆犹新。学生们阅读的贫瘠,令我十分焦虑。有时,我在课堂上引用一个耳熟能祥、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竟然也有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生们的书写也不容乐观。。。。。。这样的意外接踵而至,无助感时常涌上心头。“我该怎么办?”我想,在孩子们的空白世界,我总得给他们增添几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每天都在思忖着、实践着,不教一日闲过,行走在路上。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是学生们下锅的“米”,当务之急是解决书的来源。首先,我组建班级图书角,如今,阅读课上,人手一本课外书已成为现实,学生们做读书笔记的劲头也越来越足。其次,我跟他们分享《韦编三绝》《凿壁借光》《牛角挂书》等古人读书的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动员孩子们周末去图书馆看书。
我还抽出每天课外服务的五分钟时间,组织“故事时光”活动,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或者我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有时侯耽搁了活动,他们不无遗憾地说:“哎,今天的故事还没有听呢?”渐渐地,爱看书的学生们越来越多了。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写字时,有些学生用手抠铅笔芯,有些孩子压根不带铅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我在教室里准备了一个电动的铅笔机。插上电,放入铅笔,这个电动铅笔机就会“咕咕……”自动转动,两三秒钟就削好一枝铅笔,新奇而有趣,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光。一到下课,孩子们纷纷涌上讲台,有序排队,削铅笔;对于那些忘记带铅笔的孩子,我在讲台上放了“共享铅笔”。就这样,我发现孩子们的书写在慢慢改变,足以宽慰我这颗焦灼的心。
诗经有云:“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别看孩子小,他们很懂得感恩。一次,因他们表现突出,我奖励给每人两枝铅笔。他们戏称:“老师今天大放血了。”虽然不善言语,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总能触碰到你内心柔软处,使你感动不已。有时我还在讲台上忙,不知是哪个孩子往我手中塞上一个桔子,不一会讲台上如小山一样堆满了营养餐。再有时,孩子会从口袋里突然取出一个捂了好久的小桔子、鹌鹑蛋……然后,羞红了脸说:“老师您尝尝吧,这是我给您带来的。”每每如此,我都还没能来得及说一句“谢谢”,孩子已不见了踪影,空气中只留下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喜欢与温暖。
以爱为圆心,以孩子们切实需要为半径,“不教一日闲过”,定能绘出一个新时代援疆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