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十三师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
日前,记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师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78亿元,同比增长4.7%,这一增长数据不仅彰显出师市农林牧渔业发展的稳健态势,更为师市全年经济稳定运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2日,在哈密银天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籽棉经清理、轧花、打包……转化为洁白蓬松的优质皮棉。
“今年我们共收购籽棉1.46万余吨,原料供应充足稳定,目前皮棉日加工量稳定在80吨左右,预计12月底可完成全部加工任务。”该公司工作人员徐亚男说。
据悉,2025年师市棉花种植面积达18.51万亩,依托高水平机械化装备全面完成高效采收,目前已进入集中加工阶段。
得益于师市棉花产业从“减量化”向“优质化”的转型实践,今年籽棉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根据纤检所反馈的皮棉检测结果,今年皮棉品质也实现了稳步提高,优质棉花让种植户在收购环节就能获得更高收益,实现了‘好棉卖好价’的良性循环。”该公司负责人王亚龙说。
今年师市经济作物生产同样亮眼。数据显示,师市蔬菜(含食用菌)及瓜果类总产量达12.6万吨,同比增长12.8%;林果业产量32.56万吨,同比增长20.6%。
作为师市葡萄主产区的柳树泉农场,近年来该团场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在巩固原有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并培育了黑美人、香蕉王、无核紫等7个市场认可度高、经济效益好的葡萄新品种,种植面积持续扩增,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带动周边7个连队3000户种植户稳步走向了“葡萄致富路”。除鲜食葡萄销售外,团场还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葡萄干加工产业。
同日,在哈密柳树泉康友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干果加工厂内,全自动清洗、晾晒、分选、包装生产线运转正酣,红外智选系统的引入,能精准识别葡萄干的颜色、颗粒大小、饱满度,并剔除不合格产品,确保每一批出厂的葡萄干都以最优品质送达消费者手中。
师市将继续锚定“优精特”农业发展定位,深耕“农牧循环产业”布局,以“稳粮、减棉、优果、强畜、兴特色、重加工”为实践路径,在昔日的戈壁荒滩上种出丰收景、育出富民业。(张娟 韩冰洁)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