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点赞!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微改造”让幸福“触手可及”

点赞!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微改造”让幸福“触手可及”

2025-11-17 18:37:33 来源:中新网兵团

  无障碍环境建设关乎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是彰显城市温度的标尺之一。“十四五”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残联(以下简称“师残联”)稳步有序扎实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打造更便捷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居民白胜良今年71岁,是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两年前,白胜良的妻子因患脑梗导致行动不便,原本简单的居家活动也充满风险。“家里就我一个人照顾她,她上卫生间特别困难,稍不注意就会摔倒。”白胜良说,之前妻子上卫生间时曾两次摔倒住院。

  如今,白胜良家的卫生间安装了助力扶手。“我把妻子扶到卫生间,她自己就能扶着蹲下、起来,安全多了。”白胜良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助力扶手的用法。改造不止于卫生间——床边安装了牢固的助力扶手,卫生间铺上了防滑垫,餐厅添了专用小饭桌,护理床旁设置了伸缩扶手,方便妻子随时进行康复锻炼。“这些都是社区残联专干帮我们申请,专人上门安装的,没花一分钱。”他说。

  这份安心,源于师残联的用心——工作人员上门评估,根据家庭实际需求和居住环境,制定最贴合需要的改造方案,真正实现“改”到急需处,“造”出幸福感。

  一直以来,十二师党委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统筹资金,集中进行无障碍改造。师残联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无障碍改造方案,以“一户一策”为原则,兼顾个性化需求。针对部分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等问题,通过安装扶手、防护栏,门口坡化,改造厨房和卫生间,调整洗浴椅、坐便器等,做好普及性无障碍改造。同时,实施智能化无障碍改造,改造项目包括低位灶台、智能油烟机、盲文语音电饭煲、语音报警水壶、密码刀具箱等,解决了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生活难点。

  针对每位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师残联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将安全扶手、防护栏杆、厨房低位灶台、卫生间无障碍改造、智能化设施改造等项目进行科学组合,开展个性化无障碍改造。

  一系列“小改造”,正托举起残疾人群体“稳稳的幸福”。

  每天早晨,74岁的三坪农场居民王德堂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惬意仪式:坐在一张特意为他准备的木制低位板凳上,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厨房里,老伴踩着防滑的地垫,安心地张罗着午饭。这幕安宁祥和的场景,在王德堂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这样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我的腰受过伤,沙发坐不了。师残联给配的这个小板凳,起身方便,坐着也舒服!政府对我们真是太关心了!”王德堂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感激。这张由师残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精准配置的低位板凳,高度适宜、支撑力足,让他的日常起居实现了从“依赖”到“自主”的关键一步。

  厨房里那块颜色醒目的防滑垫,则为这个家庭添了另一重安心。“以前在厨房,地上有点水就心慌,生怕摔着。”王德堂的老伴说,“这块小小的垫子铺下去后,心里踏实多了。”一处细微改造,消除了老两口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安全隐患。

  王德堂家的变化,是十二师高质量推进此项民生实事的缩影。据了解,无障碍改造项目被纳入十二师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行动。“十四五”以来,师残联稳步有序扎实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满足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居家无忧”的心愿。

  这项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成”,更在于“做好”。“前期是各网格先进行摸排,按居民需求进行申报,并免费上门安装。”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一社区残联专干谢实艳说,“后期师团残联会统一回访,并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每户居民都能用得上、用得好。

  师残联理事长 缪秀琴:“下一步,师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重点围绕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新期待、新需求,强服务、重实效,统筹谋划与跟踪回访,让残疾人生活更加方便、更有尊严、更具品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家庭向社区延伸,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职工群众,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记者手记

  “有爱无碍”彰显民生温度

  对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解决的正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最具体、最迫切的一环。看似不起眼的“微改造”,却是一项直击痛点、温暖人心的“大工程”,它用最直接的方式,为困难残疾人群体筑起了尊严生活的坚实底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提前完成任务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绝非终点。民生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成”,更在于“做好”。它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指标,而是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落实的暖心事业。每一处用心的改造,都是对个体命运最真切的关怀,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忠实践行。它托举的,不仅是民生底线,更是人心冷暖。

  “国之兴衰,系于民生。”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检验的是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白胜良”们都能生活在一个“有爱无碍”的环境中,期待温暖民生新图景中有越来越多的“王德堂”们过上“好日子”。(刘刚峰 努尔巴黑 热汗古丽 谢实艳)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