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十四五”增进民生福祉综述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十四五”增进民生福祉综述

2025-11-17 12:20:08 来源:中新网兵团

  原标题:民生答卷写满温度与质感——十二师“十四五”增进民生福祉综述

  教育发展的基石更牢、医疗服务的网络更密、养老救助的底色更暖……“十四五”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民生福祉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

  五年来,一批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一项项惠民政策润泽民心,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领域实现系统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教育发展:优质均衡育未来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团场接受的教育不够好,现在兵团一中等名校来农场办分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五一农场居民秦芙蓉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十二师家长的心声。

  曾经,“教育资源不均衡”“团场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是横亘在十二师发展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十二师积极打破地域界限,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兵团机关幼儿园、兵团一中、兵团二中、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这些名校(园)纷纷在十二师设立分校(校区),这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治理模式的深度植入与融合生长。

  同时,十二师的教育“朋友圈”不断扩大,兵地教育融合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与山东省、湖南益阳、山西长治等援疆省市及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为十二师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教育的核心在课堂。一场以“强课提质”为抓手的教育革命,正悄然重塑十二师的校园生态。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被看见。在扎实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融合了兵团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万名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与行走疆内外的研学活动,更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下爱国情怀与民族团结的种子。

  在此背景下,“五育并举”全面落地生根。智育告别题海战术,互动式课堂与创客空间激发了科学梦想;体育通过常态化大课间与各类联赛,强健学生体魄;美育引入京剧、剪纸等传统艺术,滋养着审美情趣;劳动教育则从“耕读园”到“无土栽培室”,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理解奋斗的价值。近年来,十二师入选中小学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5个国家级实验区。

  “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更是一场深刻的减负提质工程。机械重复的作业少了,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多了;校外培训负担轻了,校内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和400余种社团课程,为每个孩子开启了兴趣之门。

  民生织网:用温情笔触绘就幸福底色

  “年纪大,腿脚不好,以前最怕在家摔倒。去年政府免费安装了沐浴椅和防滑垫,这些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10月30日,西山农牧场年近八旬的王伟,指着焕然一新的卫生间感慨道。这份安心,源于十二师扎实推进的“银龄行动”和适老化改造。

  五年来,十二师民政系统就像一位细心的“绣娘”,一针一线,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政策,绣成了一幅覆盖全民、贯穿终身的温暖画卷。

  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不断上调的低保标准,就是生活的“稳定器”,全师低保标准动态调整至每人/月770元,这不只是一个数字,其背后,是累计发放的4099.75万元救助金,它如同雪中送炭,惠及了5.23万人次的困难群众,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与此同时,2481.98万元福利资金的精准滴灌,温暖了近5万人次的特殊群体。

  一张覆盖师、团、连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越织越密,确保专业的服务触手可及。居家适老化改造不仅优化了5690户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条件,更“构建”了老人们的心理安全区。全师14家各类养老机构及设施,以及达93.9%的护理型床位占比,标志着十二师的养老服务正从“有”到“优”,从满足基本生活照护向提供专业康养服务迈进。

  这幅民生画卷的精彩之处,还体现在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近90家健康有序的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殡葬服务惠民减免208.94万元。

  十二师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静芳说,下一步,将把握民政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系统谋划“十五五”民政新篇,构建兵团军垦特色智慧养老体系,创新“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迈进。

  “前年做心脏搭桥手术,总费用六七万,医保报销九成多,自己只花一万多。”五一农场退休职工刘建国的医保结算单,是十二师多层次医保体系稳健运行、减轻群众负担的有力证明。

  这五年,十二师医保“保护伞”越撑越大,覆盖持续扩展。

  数字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通过强化宣传、优化服务,更多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被纳入保障网;参保结构不断优化,职工与居民比例趋于合理,为基金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保障水平也在稳步提升。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全面落地,让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提高至4000元。大病保险的托底作用愈发坚实有力——大额补充保险赔付5508.97万元,大病保险赔付3283.04万元,累计3.98万人次获得1782.87万元医疗救助,确保了困难群众“病有所医”。

  改革仍在向深水区迈进。DRG支付方式改革覆盖42家定点医疗机构后,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过度检查、大处方现象明显减少,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集中带量采购让数百种药品耗材价格“跳水”,群众医药负担切实减轻,医保基金也实现了节流增效。

  从扩大保障范围到提高待遇水平,从强化基金监管到深化支付改革,十二师医保正以其扎实的工作,让“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变得更加具体而温暖。

  一组组实绩是过去五年的建设印记,一张张蓝图是未来发展的奋进坐标,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交汇点,十二师正以实干为犁,以初心为帆在不懈奋斗中持续夯实民生根基擦亮幸福底色。(贾芦桐 赵玉霞 许耀辉 尹相梅)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