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银辉力量 闪银发光彩——一八五团“银发工作室”立足边境展活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银发工作室”强化工作室功能,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工作模式,凝聚老同志的榜样力量,勇扛“醉西北”志愿服务大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示范担当作为,让银发生辉西北边关。
夕阳生辉映初心 微光如炬显特色
依托“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牛羊”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八五团充分发挥“醉西北”志愿服务金字招牌,切合实际特色凸显,让“银发工作室”辉耀西北之北。
工作室创新学习形式,开展“唠家常话发展”活动。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分享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举办“唠家常话发展”活动11场,有说有笑的轻松愉悦氛围,让大家对党的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示范引领,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马军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李青春和“五老”人员,将演讲、诵读、宣讲、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融入“醉西北”志愿服务,开展政策法规、乡村振兴、科普培训、医疗卫生、安全生产、人居环境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彰显“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戍边奉献精神。
主题活动有载体 异彩纷呈聚合力
一八五团“银发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打造“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用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职工群众,展现新时代边境线上各族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在文化馆开展“送福迎春”写春联、送春联、讲春联主题文化“文化下基层”活动,不断丰富各族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铸团”有力提升。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遗孀、困难党员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涵养个人品德,提高文明素养。抓好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和禁毒等宣传教育。
积极参与兵地交流交往交融。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深入哈巴河乡村开展文化交流、文艺演出6场,与团中学、哈巴河白桦中学联合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手牵小手 兵地齐步走”“共筑中国梦 奋进新征程”学习交流、社会实践、思政研学活动4场。
示范带动促效应 传承弘扬赴新程
银发工作室自成立以后,便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积极宣传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感知三代兵团人用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开垦建设的边陲美丽家园,激励大家珍惜美好、奋发进取,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庄严承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银发工作室的志愿者们还结合团场实际,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寻访革命先辈、重温峥嵘岁月、红色记忆游学等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代代军垦人立足边境、自强不息、团结实干、敢于争先的创业进取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使命,勇毅前行。
挖掘整合资源,开展技能培训。“银发工作室”还挖掘整合团场在科技、文化、文艺、音乐、绘画、手工艺品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银发志愿者,为未成年人开展才艺技能培训。在假日开办“七彩课堂”,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国学课、手工美术课等方面的培训,让少年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少年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未来,“银发工作室”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形式,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为团场发展增添强动能,凝心聚力书写时代新篇章。(刘锦安)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