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棚”勃!土墩子农场奏响“春耕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土墩子农场育苗工作全面展开。温室大棚内,育苗户们紧跟春光抢抓农时,忙着点种育苗,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
3月22日,在土墩子农场二连大棚果蔬种植基地,一个个现代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片片绿油油的菜苗生机盎然,全自动穴盘育苗点种机运转不停,将番茄种子分放在育苗盒里,工人们配合机器摆盘、覆土、点种、运盘,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育苗中心负责人胡云一边查看育苗情况,一边提醒大家注意事项。

“3月15号开始点种,点种预计需要20天,点种结束后开始铺盘、上水,然后开始大棚升温,从升温开始15天到20天开始封苗,封完苗45天就可以出苗。”二连大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胡云说。
胡云从事蔬菜育苗已有5个年头,合作社采用人工+机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点种。胡云介绍,过去靠人工点种,技术熟练人员一人每天最多完成点种200多盘,现在采用点种机播种,点种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1台点种机每天能点种6000盘,不仅效率提高还能节省种子,降低育苗成本。
胡云说:“我们目前有两台全自动点种机,精准率可达98%,效率还是可以,一天可以点到一万两千盘左右。”
据了解,二连大棚种植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230亩,现有育苗大棚106座,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职工”的模式运营。今年,合作社早早与翔丰番茄加工厂、番茄制品等企业签订订单,年育苗量达到510万株,年收入可以达到300万元左右。番茄育苗结束后,合作社还打算利用大棚发展秋延晚蔬菜种植持续增收。
胡云说:“今年跟两个番茄加工厂签订了15000亩左右的番茄订单,公司负责提供种子、农药,还会定期会派技术人员给我们指导施肥、上水、出苗等育苗工作。”
随着农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菜农们的收入得到稳步提升,二连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在满足广大职工群众菜苗需求的同时,每年都会通过雇佣长期工和临时工,带动周边职工群众就近就业。
姚红霞是合作社的一名务工人员,已经工作五年,丰富的育苗经验让她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姚红霞说:“一天挣二百五十元左右,育苗的工作也比较轻松,这几年有了先进的机器,也学习到了技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土墩子农场积极优化农业结构,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培育种苗,以优质壮苗培育为抓手,为全场农业所需的菜苗提供保障,确保生产出优质、绿色的果蔬,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育苗技术,继续加大智能化设备投入,培育更多新品种,确保以优质、高效的果蔬种苗满足种植户多样化种植需求,助力土墩子农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谈及未来,胡云信心满满。(马雪梅 肖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