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张新勇:守护心血管山脉的生命点灯人

张新勇:守护心血管山脉的生命点灯人

2025-08-15 12:29:49 来源:中新网兵团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致敬一位现实版的“浪浪山英雄”——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张新勇博士。3年8次返疆,7次奔赴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他用行动证明:仁心仁术,就是医生最强大的“金箍棒”!

  勇闯“浪浪山”:开启属于他的“取经路”!

  2022年1月,中组部、团中央发出援疆通知,曾有过两次援疆经历的张新勇再次报名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帮扶工作。

  因技术、药物短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成为“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阿拉尔医院此前无法独立完成心脏急诊手术,危重患者需辗转数百公里转诊或等待外援,常错失“黄金救治时间”。

  张新勇博士着力打破困局。援疆一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让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手术从无发展到170余例,开展临床新技术5项,各项造影检查500余台次,开展各项介入治疗200余台次,急诊冠脉介入治疗120余台次,成功挽救了众多心脏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为众多家庭带来了新生和希望。

  组建“取经团队”:打通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医疗援疆只是起点,技术留疆才是目标。在张新勇博士的倾力帮扶下,从最初结对培养陈海刚一人,到如今介入团队壮大至6名骨干,并能独立完成左主干分叉、慢性闭塞等复杂手术,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从推动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成功,到心脑同治模式开花结果,再到ECMO、旋磨等尖端技术落地,阿拉尔医院心血管诊疗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除了通过教学查房和手术指导带教手术医生,他还密切关注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及能力培养,努力为边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心血管疾病医疗队”!

  2023年返疆2次、2024年返疆3次、2025年返疆2次。先后8次返疆,张新勇的足迹遍布手术室、团场医院、基层连队,每次归来,他的日程表固定包含三个模块:

  手术台攻坚:单日完成17台介入手术,累计带教开展左主干分叉、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手术超120例;

  团场“燎原计划”:足迹遍布七团、十一团、十四团连队,开展多次义诊,在基层卫生所推广胸痛急救规范;

  技术迭代实验室:推动神经内科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为冠脉旋磨术落地铺路。

  情系“浪浪山”:为群众点亮生命之光!

  “援疆对我而言,早不是任务,而是生命的另一种活法。”张新勇说。

  单日17台手术的记录,见证了他技术攻坚的汗水。

  90%以上的本地救治率取代了曾经超过60%的转诊率,这是对他和团队最大的认可。

  少数民族老人紧握他手道出的那句“热合买特”(谢谢)永远温热。

  在心脏危急重症救治已见成效的基础上,张新勇博士将工作重点转向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建设、规范化培训、多学科协作及科研创新。“我们要让治疗更规范、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治疗费用,惠及更多第一师百姓。”

  没有神兵利器,仅凭一身真本事和一颗赤诚心,在“浪浪山”里力挽狂澜!

  医师节致敬:平凡之路,英雄之光!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张新勇博士的故事,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次次奔赴边疆救死扶伤;他没有炫目的光环,只有专业、仁爱和担当铸就的丰碑。

  他让我们看到:英雄,不必身披金甲圣衣,一身白衣、一颗仁心足矣。

  致敬张新勇博士!致敬所有像他一样,在各自“浪浪山”上默默耕耘、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中国医生!(王勇)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