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王文敏:他的“浪浪山”,变成了兵团这片热土

王文敏:他的“浪浪山”,变成了兵团这片热土

2025-08-13 11:33:52 来源:中新网兵团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致敬一位现实版的“浪浪山英雄”——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文敏。从万里援疆到坚定留疆!他用行动证明:仁心仁术,就是医生最强大的“金箍棒”!

  他不是“齐天大圣”

  但能在脑血管中施展“七十二变”!

  “有台州医生给我们治疗,太有福气了。”阿拉尔市民罗先生因突发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就诊。台州援疆医疗专家王文敏在检查后发现,罗先生的病情是由左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引发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治疗过程中,王文敏采取神经介入的方法,为罗先生进行了“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打通了生命通道。

  “以前做这样的手术需要跑到100多公里外的阿克苏,很不容易,现在台州医生就在我们跟前,我们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又省钱又省力。”罗先生说。

  在阿拉尔,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当地一直缺少有经验的神经介入医生。王文敏的到来,有效填补了当地这一领域的空白,成功开展了急性脑大动脉闭塞取栓术、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各类手术40多例。

  开展“传帮带”

  多名医生学会他的超强本领!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王文敏医生还积极参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他不仅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痛苦,更是将自己所学的先进医疗技术传授给了医院的年轻医生。他每次手术都会让年轻医生观摩,手把手地教他们临床操作,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他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他还积极参与医院的科研工作,指导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他的身影忙碌地穿梭于医院的各个角落。病房里,他细心地询问患者的病情,耐心地解答家属的疑问;手术室内,他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科室里,他与同事们交流着病例,探讨着治疗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多名医生已经能在介入治疗方面独当一面。

  扎根“浪浪山”

  仁心仁术守护边疆安康!

  随着援疆工作的开展,王文敏感受到边疆群众的迫切需要,他决心:扎根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日常工作中,他是各族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他认真倾听每一个诉求、细致检查每一处细节、精准诊断每一个病因、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健康知识、用过硬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守护生命安康。

  他的“浪浪山”,变成了兵团这片热土;他的“修行”,就是全力满足每一位病人的健康需求。诊室里,他是解除病痛的白衣天使;无影灯下,他是争分夺秒的“生命守护者”。守护生命,早已成为刻在他骨子里的本能。

  医师节致敬

  平凡之路,英雄之光!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王文敏医生的故事,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次次在无影灯下的救死扶伤;他没有炫目的光环,只有专业、仁爱和担当铸就的丰碑。

  他让我们看到:英雄,不必身披金甲圣衣,一身白衣、一颗仁心足矣。

  致敬王文敏医生!致敬所有像他一样,在各自“浪浪山”上默默耕耘、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中国医生!(张姣辉)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