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新疆阿拉尔市让粮食产业“链”出大效益

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新疆阿拉尔市让粮食产业“链”出大效益

2025-08-12 12:30:30 来源:中新网兵团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布局中,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科技赋能、科研助力,不断探索种植新模式,全力推进粮食产业全链条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史达 摄

  当下正值水稻孕穗期,第一师阿拉尔市的稻田里水稻青绿葱郁。这片干旱少雨、饱受盐碱困扰的土地能孕育丰收的希望,离不开科研的深耕。

  走进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育种试验田,441个亲本各具形态,技术人员正进行人工授粉。培育一个优良水稻品种,从杂交选育到区域试验、生产示范需近8年时间。该公司粮食组科研育种中心技术员石元强表示:“目前这片生产示范田已有两个品系进入生产示范标准,一旦通过,就能申报品种。”

  针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农田多含盐碱的难题,科技人员培育出耐盐碱的新稻11号、21号和农洋11号,成为当地推广品种。凭借品种优势,2023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在六团双城镇十一连万亩盐碱地试种水稻,经专家测产,平均亩产近500公斤。

  在稳固水稻种植根基的同时,第一师阿拉尔市积极引进相关企业,阿拉尔市禾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了水稻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发展,还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024年,第一师阿拉尔市投资1.8亿元建设日处理500吨小麦制粉项目,通过国有企业资源专业化整合,更好地服务粮食全产业链。该项目一标段负责人楚浩说:“制粉车间已完成6层主体施工,预计8月底进行主体结构验收,9月进入装饰装修阶段,10月底交付。”目前,项目总工程完成60%,建成后含研发中心、制粉车间、桶仓等,达产后年加工小麦16万吨。

  第一师阿拉尔市还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探索粮食生产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模式。今年,七团玛滩镇率先推行小麦套种辣椒新模式,初步测算,小麦和辣椒亩产均可达到500公斤。七团玛滩镇九连党支部书记胡正明说:“今年首次种植,效果不错,既完成粮食任务,又达到经济效益预期。”

  为确保种植效益,七团玛滩镇采用“公司+职工”模式。目前,1430亩麦后辣椒已封行上色。位于七团玛滩镇的阿拉尔市益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文表示:“辣椒长势良好,每棵预计能结300多个果实,9月底砍倒脱粒,客户将直接来厂里收购。”为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降价,今年该公司以高辣食用椒为主,采取订单收购,保障职工群众增收。

  在稳粮保供过程中,第一师阿拉尔市持续创新,小麦套种及麦后复播技术日益成熟。通过良种、良法、良技综合应用,让有限耕地发挥出“1+1> 2”的潜力。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提升,仅小麦种植就达38万亩。

  “十四五”以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全力实施百万亩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多措并举提高单产。从粮食作物的源头育种、扩繁、种植到终端加工销售,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80.5万亩、总产48万吨以上,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林国强)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