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邵医专家李新伟:跨越万里筑起神经外科“生命防线”

邵医专家李新伟:跨越万里筑起神经外科“生命防线”

2025-07-08 11:35:20 来源:中新网兵团

  “我想为边疆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这是李新伟博士初赴新疆阿拉尔时的誓言。作为浙大邵逸夫医院首批派驻专家,他肩负双重使命:既要在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搭建神经外科救治体系,还要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3年时间,他跨越了近万里山河,积极努力探索,为边疆筑起一道神经外科的“生命防线”。

  援疆初心 从钱塘江畔到大漠边缘

  初到阿拉尔,李新伟发现当地对神经外科重症的处置能力非常薄弱。一台脑疝手术、一次脊髓肿瘤切除,病人需要辗转乌鲁木齐甚至内地去完成,不但增加了群众看病的路途奔波和经济负担,也加重了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他誓要打破这样的局面。

  经过2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李新伟逐步理顺了症结所在,按照医院党委提出的“用流程管事,用制度管人”,他着手规范诊疗流程,协调多个科室逐步建立完善颅脑创伤多学科协作机制,让颅脑创伤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系统全面的治疗。

  开创技术 用“给您真诚、信心和爱”守护生命

  2022年7月10日是李新伟到阿拉尔的第一天,来不及欣赏这座边陲小城的万家灯火,李新伟便接到紧急电话:“有患者从高处坠落,颅骨粉碎,命悬一线!”行李还没收拾完的他抓起白大褂冲进夜色,在手术台前奋战至凌晨三点,完成了开颅血肿清除及粉碎颅骨修复手术,科室医生都被他这份医者仁心感动。“我们快一分,病人救治成功的机率就会多一分;我们细致一点,病人预后就会好一点。”李新伟这样说。

  急诊手术只是李新伟日常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他还要着力突破技术难题。37岁的蔡女士因“直立性头痛”卧床不起,辗转多地未果。李新伟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为低颅压综合征,但阿拉尔缺乏手术条件。李新伟紧急联动浙大邵逸夫医院疼痛科主任何非方,两人协作完成兵团首例脊髓脑脊液漏自体血修补术:仅用腰穿针注入患者自体血10毫升,封闭漏口,术后4天患者行走如常,不仅免除了蔡女士看病的路途奔波,使用的新技术还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3年时间里,李新伟主持参与手术近600台,他先后开展神经鞘瘤切除术、脊髓肿瘤切除术、内镜下寰枕畸形减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有效解决了群众跨省看病就医的难题。

  科研淬刃 让边疆与前沿共振

  “科研不在象牙塔里,而在患者颤抖的指尖上。”这是李新伟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李新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国外留学经历,这让他更加重视医教研协同发展,他努力将国际经验转化为边疆实践。

  李新伟说:“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科学,我一直强调见多才能识广。只有让年轻医生与专业大咖们多碰撞思想火花,培养起他们对前沿理念、先进技术的探索欲,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性,才能以医带研、以研促医,提升他们自身的水平,进而推动边疆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李新伟每年都会组织1--2场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多位神经外科领域专家为年轻医生授课,促进科研和学术交流。

  “除了我们自己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李新伟主任还会带我们到外地参加交流活动,疆内、疆外我去过很多次。通过与专家们面对面的沟通,不管是科研选题还是诊疗思维都会得到启发。”李新伟的徒弟程淼说。

  在李新伟的带动和指导下,医院神经外科始终与前沿理念保持同频共振,作为一个新科室,不到3年时间,科室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成功发表科研论文3篇,申请专利2项,联合浙大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获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项目一项,顺利完成师市级科研课题1项,申报院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各类荣誉10余项,年轻医生干劲儿十足。

  授渔以道 在边疆播下“发展种子”

  李新伟深知:援疆的价值不在“代劳”,而在“赋能”。为了保障学科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2023年2月,在李新伟积极推动下,神经外科独立成科,开启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日常带教中,李新伟充分发挥“床头教学法”优势,每次查房时,他针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具体分析,分解细化病情细节,不仅让年轻医生学习诊疗技术,还帮助他们学习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每台手术结束后,他总在更衣室多留半小时:“来,复盘刚才的硬膜缝合技巧!”

  在李新伟的言传身教下,科室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他们不仅能独立完成多种手术,还完美继承了他的医者仁心,地震中坚持完成开颅手术的安书方医生就是李新伟培养的科室骨干之一。安书方说:“ 三年的带教,李新伟主任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先进的理念、前沿的技术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还有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提供让群众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

  一脚踏进塔里木,终身都是兵团人

  1000多个日夜转瞬即逝,李新伟即将返回杭州,阿拉尔留下了他太多的情感和回忆。李新伟驻足在医院门诊楼前,凝望着迎风飘扬的国旗和“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服务理念,在他身后,阿拉尔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依然长明,那是他和一批批专家们用仁心点燃的、永不熄灭的星。(王勇)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