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持续跨流域生态补水 百万亩胡杨林重现生机
近期,受持续降雨及高温融雪影响,新疆叶尔羌河水流量不断增大,位于叶尔羌河流域中下游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通过修筑拦水坝、引洪渠,将富余的水量跨流域引入原始胡杨林核心区,让近百万亩原始胡杨林喝上“生态水”。
这两天,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永安坝北库开闸泄水,滚滚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将叶尔羌河的水流引入一百多公里外的阿克苏地区哈拉坤胡杨林区,百万亩胡杨林迎来新一轮生态补水,这是该师市连续第三年实施叶尔羌河跨流域生态调水。
“今年我们计划再度跨流域调水3000万立方米。从永安坝北库开闸放水,预计3至4天左右,洪水可以到达哈拉坤胡杨林区。”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水量调度科科长牛建宏说,在引洪补水前期,我们也组织了现场查勘,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一并进行了林区植被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分片分区域进行灌溉。

跨流域引洪灌溉期间,为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该师市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安排专人对泄洪水位、洪水流量进行实时监测,护林员在林区不间断开展巡护、疏通工作,确保生态水顺利抵达灌区。
自2022年首次实施叶尔羌河跨流域生态补水后,喀什葛尔河两岸大面积天然胡杨林和灌木林得到了及时灌溉,胡杨树体生长状况得以改善,新发叶片增多,叶绿而厚,红柳等灌木萌发,土壤肥力有所提升,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效果逐步显现。如今,干枯的胡杨长出了新枝,红柳、芦苇等植被逐渐恢复,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2022年和2023年两年间,向哈拉坤胡杨林区输水1.86亿立方米,对胡杨林实施了有效的灌溉。通过引洪补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反馈,林区的植被得以恢复,动植物的活动轨迹明显增强,植被幼苗的生长也明显加快。”牛建宏说。(奉正云 高磊 崔显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