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疆兵团如何让农田告别“白色污染”?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疆兵团如何让农田告别“白色污染”?

2023-04-28 18:3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新疆兵团第二师22团3连农田里,一辆牵引搂膜农机在地里来回穿梭,清除残留农膜。(资料图) 谢江林 摄在新疆兵团第二师22团3连农田里,一辆牵引搂膜农机在地里来回穿梭,清除残留农膜。(资料图) 谢江林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疆兵团如何让农田告别“白色污染”?

  记者戚亚平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努力当好“生态卫士”,深入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有力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较高,2022年农作物覆膜总面积约1548万亩,年农膜用量约9万吨,废旧地膜“白色污染”一度成为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痼疾。

  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兵团当季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废弃农膜抽测平均残膜量为2.66千克/亩,均值达到国家标准,全面消除了三级重度污染及四级严重污染团场,提前完成了“十四五”预定目标。

  地膜被广泛利用 捡拾不彻底导致“白色污染”

  使用地膜有助于土壤保温、保墒、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然而,捡拾不彻底就会导致土壤污染。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课题。

在新疆兵团第八师147团,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残膜回收和秸秆还田一体机,开展残膜回收。(资料图) 邵学东 摄在新疆兵团第八师147团,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残膜回收和秸秆还田一体机,开展残膜回收。(资料图) 邵学东 摄

  20世纪80年代初,新疆兵团开始引进地膜栽培技术种植棉花,后被陆续用于其它覆膜作物上。连续多年的耕种给农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农田残膜污染逐年加重。

  据测算,新疆兵团在实施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前,平均每亩地残膜量达25公斤左右,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已迫在眉睫。

  对此,新疆兵团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

  2017年,新疆兵团发动万余人,对148个团场耕地进行了废旧地膜污染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兵团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攻坚计划》,根据污染情况将耕地分为四级,确定年度废弃地膜削减任务目标,分类施策,分级治理。

  出台《兵团废弃农膜污染综合治理考核办法(试行)》,明确“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建立条田台账制度,做好定期监测和春播前验收,层层签订废旧地膜回收责任书,每年对治理工作考核问效,压实治理责任。

  按照“遏制增量,减少存量,管住地面,挖出地下”和分级治理的总体要求,新疆兵团不断建立健全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快推进农田残膜资源循环利用。

  针对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疆兵团通过推进实施新型高效残膜回收机具创新、覆膜栽培模式创新、引导企业创新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

  各师(市)根据不同农业条件,在棉花、甜菜、制种玉米等覆膜作物上积极探索治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

  新疆兵团提出,到2025年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机械+人工”遏增量、减存量

  每年春播前秋收后,新疆兵团各团场都会对农田的残膜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其对耕地的污染,持续为农田“排毒”,还田野一片净土。

  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疆兵团农田残膜回收不再完全依靠人工,机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疆兵团坚持“源头治理、试点先行、科学施治、综合施策”,总结推广了“机械+人工”治理模式,有力遏制了增量、减少了存量。

  针对当季地膜,重点做好田间“一揭二搂三捡拾”,即生育期适期揭全膜或边膜、春秋季机械搂膜、对土壤0-15厘米耕层废旧地膜捡拾。针对耕层地膜,重点做好耕地后整地前的机械捡拾工作。

  今年春播前,新疆兵团第一师11团组织人工,对各棉田开展了第二轮残膜捡拾工作,检查不达标不得进行春播作业。

  “以前残膜留在地里,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不仅影响人居环境,还危害土壤结构,影响来年庄稼产量。这几年,连队将收集的残膜集中堆放,还有加工厂集中回收。”11团8连职工肖建华说。

  “全团共有13.8万余亩耕地,铺膜耕地约13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11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邓融涛说。

  新疆兵团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职工购买新型残膜回收机械,各团场回收机械数量大幅上升、机具类型加快更新。

  安排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相关科研团队,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装备研究示范,不断提升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水平。

  “现在这个秸秆还田和残膜回收一体机,可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根茬铲切、挑膜,一举多得。”第十二师222团职工赵泰福说。

  据222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介绍,机械每天作业300亩,比人工揭膜干净且效率快。

  全面推广使用加厚地膜提升回收率

  近年来,新疆兵团安排本级财政资金,通过废旧地膜回收补贴、废旧地膜污染监测和评价、回收再利用补贴等方式,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试验示范,不断提升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水平。

  在今春棉花播种工作中,新疆兵团相关师团全面推广使用高强度加厚地膜,给土地穿上“环保新衣”。

  “传统地膜厚度大概在0.01毫米左右,在使用过程中易碎,回收利用率低,只能达到80%。”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嘉和镇农业发展中心技术员努尔·艾哈买提介绍,今年他们推广使用加厚膜,其厚度在0.015毫米,保温保墒性比较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年底回收率能达到95%,人工捡一捡就能达到98%。

  第一师阿拉尔市加大政策补贴力度,积极引导职工使用加厚膜种植棉花,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以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为例,该团已推广使用加厚膜9.5万亩,占到今年棉花播种面积的47%。

  “也是为了残膜回收,起到一个环保生态的作用,明年我们将大力推广加厚膜。”10团13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缪爱江说。

  如今,第一师阿拉尔市已形成三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以精细的现代化治理打赢农业污染防治攻坚战。

  回收来的废旧地膜如何处理?在新疆兵团一些企业,它们被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用于生产滴灌带等塑料制品。

  可喜的是,由阿拉尔市亿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可降解地膜也已获得成功,2021年在玉米地、西瓜地试用效果很好。

  可降解地膜在使用后会自动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腐殖质等,有助于农田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2022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在2团多个连队首次大面积进行可降解地膜种植棉花试验,待成功后就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积极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促进地膜无害化利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完)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