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无悔 守护健康
东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戈壁与绿洲交织,风沙与暖阳共舞。今年荣获“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初心书写“党建红”映“医护白”的动人篇章,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医生,我这肩膀疼了好几天,弯个腰都费劲,您给看看咋回事?”今年5月,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书记校强带领“党员义诊突击队”,下沉至最远的牧业点,为牧工进行义诊,大家纷纷向医生咨询自己的症状。
近年来,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医疗服务,将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关口前移,持续凝聚党群力量,通过创建“边陲先锋 践诺医心”党建品牌,组建了一支“党员义诊突击队”,守护牧工健康。
今年春天,“党员义诊突击队”在风雪中跋涉300多公里,为哈萨克族牧工阿依古丽·阿布哈克送去降压药。阿依古丽·阿布哈克拉着医生柴雪丽的手感激不已,非要把刚烤好的馕塞给她吃。
据统计,这支队伍每年行程超2000公里,已为500余名牧工免费诊疗,让“送医送药送健康”的承诺在牧区草原落地生根。
“当年老兵徒步千里守边疆,现在我们多跑几公里路送健康,这不算啥!”校强说。
除此之外,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三会一课”搬进文化广场、田间地头。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或是在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或是听老军垦讲述“当年就医难”的故事……
校强说:“通过这种方式,让医生明白‘医者的初心,守护健康的仁心’不只是句口号。”
“多亏有远程会诊,我父亲不用跑到哈密市看病了!”7月18日,患者家属拿着刚打印的会诊报告,对住院部主任马慧云连声道谢。这是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推进医共体建设的成果——通过与上级医院搭建远程会诊平台,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不仅如此,该院党支部还通过实施党员“传帮带”计划,让3名党员骨干医师带头收徒,5名骨干医师分片指导,形成“老带新、强带弱”的成长梯队。在党员骨干的带动下,该院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较去年提高15%。
“以前遇到复杂病例就发慌,现在跟着骨干专家学习,心里踏实多了。”医生王天慈说。
在医院走廊的“党员承诺墙”上,贴着16名党员的照片和誓言,无声诉说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
“开的每一张处方都得对得起自己的医术和良心。”每月一次的廉政谈话会上,该院党支部纪检委员王丽丽总会重复这句话,这句话也像是在给每个人的心里装上了“警报器”。截至今年6月,该院党支部已开展廉政谈话28人次,用“常提醒”筑牢“防腐墙”。(王晓燕 巴合达尔·吾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