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星市:红星闪耀的热血新城

新星市:红星闪耀的热血新城

2025-04-11 19:57:47 来源:中新网兵团

  2021年3月27日,一座年轻的军垦城市——新星市,在戈壁荒滩中拔地而起。这座城市承载着70余年的红色基因,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新星市的命名,是十三师新星市“红星情结”的传承与延续,有着深厚的精神渊源和人文内涵。它是军垦人在新时代铸就的“红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红星光辉的引领下,无数青年在这里屯垦戍边。

  1950年,为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师市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决定从发源于天山的石城子河开凿一条横穿戈壁的渠道,用来灌溉二道湖荒原。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质朴的感情,他们将这条大渠命名为“红星渠”。

  至今,新星市博物馆里都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河南女兵赵秀勤,她十六岁便参加红星渠的修建,与男同志一样,不分昼夜劳作。她回忆道:“当时修渠条件极为艰苦,战士们顶着严寒酷暑,开山炸石,打炮眼、伐木材、铺渠道,两米长的钢钎最后被捶打到只有十几厘米长。”

  这段血与泪书写的红星记忆,是师市独有的精神文化史诗。在新星市,打开地图软件搜索“红星”,除了红星渠,还有数不胜数的相关地名,如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红星军垦文旅小镇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自豪地以“红星人”自称。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数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诉说着这座城市与“红星”的不解之缘。

  过去,一批批军垦战士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兵团。如今,师市正通过多种方式传承红色记忆,让城市不断蓬勃发展。

  2022年8月1日,大型情景组歌《红星渠的故事》在师文化馆精彩上演。这部原创剧目包含了《凯歌进新疆》《荒原的渴望》《勘探队之歌》等13个节目,生动再现红星渠的修建历程,展现了人民军队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真挚的为民情怀。

  2017年4月建成的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闪闪红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军垦特色夏令营等活动,师市持续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兵团故事。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作为新一代军垦人,我要努力学习,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工作的李雪鹏,常到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地窝子遗址等地采访。在新星市成立4周年之际,他写道:“这座年轻的城,这片古老的土地,在4周年的晨曦中达成某种默契。当戍边的忠魂融入发展的血脉,终会成为丝绸之路上最亮的星辰。”

  深耕红星军垦文化的同时,师市也积极与河南省对接,创作出一系列文艺精品。大型纪录片《天山忠魂》《山高水长》《青春兵团》如实记录奋斗足迹,电视连续剧《花开时节》演绎动人故事,话剧《兵团》、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震撼人心。这些佳作如春雨般滋润着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心灵。

  观众刘焕军说:“观看节目时,掌声根本停不下来。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精彩节目走进我们的生活。”

  如今,漫步在新星市主城区,崭新的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新建学校里书声琅琅,处处呈现新气象。

  红星打底,新星闪耀。这座城市正向“新”而行,在东天山脚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李欣奕)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