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市:荒漠披新绿 锁沙固土绘生态画卷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昔日荒漠不断披上新绿。如今,一道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正在沙漠边缘巍然筑起。
走进第一师阿拉尔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十四团段,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映入眼帘,这里总面积达5000亩,主要种植着梭梭和白刺。自2023年11月启动项目以来,十四团金杨镇在悉心保护原有胡杨树的同时,对沙丘进行平整,并栽种梭梭。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些梭梭已然成为固沙的“利器”,显著改善着当地环境。
十四团金杨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护林队队长顾天鹰表示:“以前这里稍微有点风沙,人几乎都看不到。经过治理以后,风沙起不来了,扬的灰尘也少多了。”
十四团金杨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旱缺水一直是植绿的“拦路虎”。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团镇另辟蹊径,将农田排出的盐碱水,通过泵房进行二次处理,再输送到每一根滴灌带中,让这些曾经的“废水”成为植被赖以成活的“生命”之水。

去年,当地又借助国家水土保湿项目,在大片沙丘中栽种红柳。红柳发达的根系牢牢抓住了沙丘,不仅固沙效果显著,更悄然改变着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今年,沙丘间甚至长出了嫩绿的风滚草,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新的栖息家园。
“现在我们这里的黄羊、马鹿、狐狸都开始多了。”顾天鹰欣喜地发现,生态改善带来了生物的回归。
从2021年开始,随着国家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深入实施,第一师阿拉尔市的防沙治沙工作进入“快车道”,每年以近2万亩的速度全力推进。目前,已在十四团金杨镇等开展防沙治沙超过6万亩,主要种植梭梭、白刺等灌木。同时,当地还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探索防沙治沙新路径,力争在“点”绿沙漠的同时,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新路子,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