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十二师医保服务“圈”出“家门口”的温暖
“您好,我和孩子都在十二师参保,孩子缴的居民医保,想办‘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请问咋办理?办完后咋用呀?”晨光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常州街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窗映着蓝天,居民冯维维攥着身份证,在医保服务台前询问。
窗口工作人员任爱琳微笑着接过证件:“您别着急,出示身份证再签份承诺书,我现在就能帮您办。”说话间,她的指尖在兵团医保基本平台上快速轻点,屏幕上很快跳出冯维维的参保信息。“您看,这就办完了。”任爱琳指着界面上的“亲情账户”图标,“孩子去医院结算时,您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里选绑定的家庭成员,点‘刷医保码’就能直接用您的个人账户余额付费。”
冯维维说:“以前办医保得专门跑到团场社保所,坐公交车来回一趟几乎要半天。现在好了,下楼走5分钟就能到社区办理,真是既省心又省力!”
冯维维感受到的便利,源于十二师医保服务网络的“向下扎根”。任爱琳告诉记者,社区医保服务点能办的事可不少,新增参保登记、个人账户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业务,居民不用再“跑远路、排长队”。遇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帮办,“上个月,有位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医院申请门诊慢性病,我们了解情况后,便带着鉴定专家上门提供了服务。”
这样的医保服务点在十二师并非个例。

“我们就是要补齐基层服务短板,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门口办、马上办’,真正方便职工群众。”师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嫚的话,道出了这张网的初衷——小事不出连队、社区,大事不出团,让15分钟成为群众办事的“最长距离”。
这15分钟的便利,居民朱静最近也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上周,她带着刚满3岁的女儿去三坪农场社保所办医保卡,在提交了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信息录入、制卡申请。朱静拿着受理单,忍不住向身边的人称赞:“以前听朋友说办医保卡得跑好几趟,没想到我这次一趟就办完了,而且还不需要现场等回执,卡片制作好后会直接寄到家里。现在的办事效率真是高!”
把14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尽放”的原则下放到团场,还整合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意外伤害保险等全类型业务,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生育保险经办流程持续优化,实现生育津贴“即申即享”。职工无需个人申请,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生育医疗费用后,医疗机构会自动将生育数据推送至医保经办机构,经办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直接将津贴发放至参保人账户——这一切,都得益于跨部门数据的无缝共享。不再需要重复提交材料,不再需要多方奔波,“高效办成一件事”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群众切身体验的现实。
在昌吉市人民医院的医保便民服务站,记者还看到了医保与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这里不仅能看病,还能直接办理异地转诊、门诊慢特病申请等10项高频业务。“以前看完病要再去医保局办慢特病认定,现在在医院就能一站式解决,省时省力。”正在办理糖尿病慢特病申请的居民王秀兰说,工作人员还帮她算了算,以后在门诊拿药能报销60%,“这政策暖到心坎里了!”
在十二师市民中心的大屏上,“医小保说医保”系列动漫正循环播放。为了让政策“活”起来,师医保局制作11部情景动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医保政策,还通过医药机构LED屏、居民楼宇电梯广告进行高频推送。“以前看不懂医保报销的条文,现在看动漫就明白了,还知道了怎么在手机上备案异地就医。”十二师居民唐梅笑着说,上个月她就是跟着动漫教程,自己在手机上办好了去上海看病的备案。
从社区窗口的耐心解答到医院里的“一站式”办理,从银行网点的“政务+金融”服务到手机上的“全程网办”,十二师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圈”的不只是距离更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冯晓玲 尹相梅 制图/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