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完成高难度巨大纵隔畸胎瘤切除手术
近日,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胸外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成功为一名复杂巨大纵隔畸胎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复杂胸腔肿瘤诊疗领域再上新台阶,为边疆胸腔疾病患者争取了更多健康希望。
患者小王是名准大学生,高考体检时发现“纵隔巨大占位”,高考结束后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胸外科就诊。门诊医生完善检查后发现小王纵膈内右心房旁见混杂信号占位,直径约6.9×6.6×6.0cm,初步诊断为“畸胎瘤”可能性大。畸胎瘤前期通常没有症状,但任由发展将会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影响心肺功能,瘤体一旦破裂会造成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是潜伏在心脏边上的“不定时炸弹”。
由于肿瘤紧贴心脏、膈神经及肺组织,冒然手术,可能会损伤神经、血管甚至脏器功能。面对挑战,医院迅速发起多学科会诊(MDT),综合考虑肿瘤性质、位置及术后恢复等情况后,专家们决定采用“胸腔镜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以微创技术降低手术创伤,同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术中安全。
在麻醉团队的全程监护下,胸外科特聘主任宋立江、胸外科主任李冬德带领团队进行手术,他们凭借丰富的纵隔手术经验,精细识别、分离肿瘤和心脏、肺脏、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界限,实现“零误伤”切除肿瘤,完整保留了重要器官功能。手术全程仅1小时,出血量不足5ml。经术中快速病理检测,确认肿瘤为成熟畸胎瘤,属于良性肿瘤。
宋立江介绍:“纵隔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多为良性,但随肿瘤增大会压迫心肺,甚至恶变。此类肿瘤早期常无症状,多数患者通过体检偶然发现。一旦确诊,应积极评估手术指征,防止肿瘤进一步生长,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术后第3天,经复查显示无肿瘤残留,心肺功能正常,患者顺利出院。患者家属感慨道:“感谢医生护士们的高超技术,那么大的肿瘤,才3天时间就让我儿子重获健康。”
目前,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已常规开展各项胸腔镜微创技术,在邵医专家等援疆团队的指导下、在高精尖设备的支持下,医院纵隔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显著提升。未来,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将持续优化疑难肿瘤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王勇 韩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