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直击台州直飞阿拉尔旅游包机首航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直击台州直飞阿拉尔旅游包机首航

2024-07-26 17:25:36 来源:中新网兵团

  不到阿拉尔,就不知道这个距离大海最远、沙漠最近城市的风采。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城市,今年与一条空中通道相连,于是东海的繁华与沙漠的宽广、豪迈牵手。

  7月1日,浙江台州直飞阿拉尔旅游包机成功首航。阿拉尔用她的热情和豪迈,向来自东海的客人展示自己的年轻与独特。这个只有20岁的城市实现直通直达,东海与“大漠绿岛”成为“邻居”。

  “三个一”历史纪录写下浓重一笔

  7月1日下午,载着161名浙江省台州市学子和家长的包机平稳降落在阿拉尔塔里木机场,旅游包机实现首航。台州市学子和家长正式开启为期7天6晚的“家国梦·南疆行”研学之旅。

  此次活动从阿拉尔市出发,包括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塔里木大学、睡胡杨谷、昆岗文化园等十余个景点,既能领略南疆独特的地理风貌,又能邂逅当地的历史文化。

  台州学子王思怡则被眼前广袤的沙漠和远方绿色的城区所震撼。“遥远的第一师既神秘又神圣,王震将军带领部队屯垦戍边故事让我对阿拉尔充满了敬重和向往。”王思怡动情地说。

  “一直想带孩子来看看美丽的南疆,但是以往来新疆都要中转,过程烦琐不便,路途比较劳累,听说这次台州包机可直达阿拉尔,马上就报名了。整个线路非常紧凑、有特色,是一般线路体验不到的。”学生家长郑颖告诉记者,“我发在朋友圈里的风景和红色建筑,朋友都很向往。”

  作为台州援疆对口城市,台州和阿拉尔虽相隔万里,对口援疆战略却将两地紧密相连。此次包机直飞组团旅游意义重大:浙江省史上第一架浙阿直飞飞机、阿拉尔市史上第一架包机、浙江“引客入阿”史上单次组团人数第一。这三个“第一”必将在台州援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家国梦·南疆行’研学之旅是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探索以旅游援疆优惠政策撬动‘旅行社联动组织+传媒联动推宣’的旅游包机市场化新模式,较好地解决新疆旅游‘机票贵、乘机长、转乘烦、路途累’等问题。”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宣传文化组组长邱焕嵛说。

  包机直飞组团旅游,缩短了台阿人民时空距离,扩大了组团入阿规模,拓宽了两地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通道,实现了两地实时交流交往,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小杨梅“奔赴”的故事让人感动

  “家国梦·南疆行”台州百名学子包机游阿拉尔研学活动由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发起,玉环、黄岩、临海三大传媒中心联手举办、制订行程。而采用包机直达,更是为台州学子量身打造。

  7月1日,是台州学子张一韬结束高考后最期待的日子,他早早随47名玉环学子及其家属登上前往台州路桥机场的客车,他们大包小包,带足一周的行李,脸上藏不住兴奋的笑容,“我还带了神秘礼物。”张一韬说。

  此次研学活动特别向2024年的中高考应届生提供优惠,吸引了不少像张一韬这样的毕业生,让他们在美好的青春里,留下热烈的回忆。

  翻开旅游援疆“引客入阿”奖励办法,一条条细则凝聚着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智慧和细心、关怀。如单列次组团游客专列来第一师阿拉尔市、或组织浙江游客入阿的单位,单次组团一定人数都有奖补政策,这是深化两地交流合作的创新之举,更是对社会各界的激励。

  “奖励办法的诸多优惠细则,对引客入阿、引爆新疆旅游、激活新疆特别是南疆旅游的内地客源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此次活动以旅为媒、以旅促融,大大促进了浙疆台阿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邱焕嵛说。

  成功有效的旅游援疆“引客入阿”策划,激发了台州人民对新疆及阿拉尔的兴趣。该活动不仅面向台州学子和家长,也对台州籍市民开放。在参加者中,有不少是亲子组合。玉环市民陈潘悦在看到活动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便带上11岁的女儿一同参与,给孩子一个极具意义的暑假体验。同样,陈潘悦也带着“神秘礼物”。

  “早听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叔叔阿姨说阿拉尔人热情好客,一直把我们台州人当亲人。所以我给他们带去我们家乡的特产——杨梅。”台州学子王鸿瑄说。

  7月1日登机之际,台州学子纷纷手提一篮新鲜杨梅登上飞机。这些杨梅将跨越4900公里的距离,送到阿拉尔市的小朋友们手中,供他们品尝。“神秘礼物”杨梅让两地人民的心融合在一起。

  在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精心策划下,研学之旅不仅仅是单纯的研学之旅,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友谊之情、文化气息。这样的策划让阿拉尔人,甚至浙江人民耳目一新。

  新想法还在诞生。“我们还将利用好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这颗‘闪耀明珠’,推动构建融合文化内涵与自然风光的沙漠塔河胡杨军垦红色文化旅游‘明珠’带,打造出一师阿拉尔市的‘双珠’十景图。”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郑波表示,还将陆续推出台州万人游阿拉尔、开学季万人游阿拉尔、台阿双向奔游、浙疆台阿非遗周等“引客入阿”活动。

  见证“胡杨精神”创造的奇迹

  在阿拉尔塔里木机场,迎接台州学子的是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老乡们;在“沙漠之门”景区,篝火为远方而来的台州客人点燃;在塔里木大学,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在此扎根让台州学子感动;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学子们近距离领略一师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历史。

  从“天当被地当床、新房只是地窝子”到如今的高楼耸立,绿树环绕、文化设施随处可见,阿拉尔市民在自家门口享受着惬意的生活,让远方的学子得以领略在沙海之畔生活的趣味。

  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一个个故事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一个物件、一张照片、一段经历,大家仔细聆听,认真感受。整个参观过程中,台州学子谢涵艺听得格外认真,从屯垦到开荒,从戈壁到绿洲,每一段历史都打动着她。

  “在我印象中,大漠边缘环境必然恶劣,但经过兵团人70年的奋斗,这里的生活韵味与节奏却与台州并无二致。在这里亲身感受、聆听老一辈军垦战士屯垦戍边的故事,感到很震撼。”谢涵艺说。

  把戈壁变绿洲、把荒漠变良田的决心,成了学生们真实的教科书,让他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台州市“家国梦·南疆行”研学之旅带队老师余继敏说:“通过研学,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到那段光辉的历史,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除了“红色记忆”实景和精神,在阿拉尔还有更多美景。台州学子陈潘悦在阿拉尔拍摄得畅快,游玩得也十分尽兴。现在,对她而言,阿拉尔不再是大漠戈壁而是蓝天白云,是泛着金黄的麦田和大漠绿洲,是夜空下熊熊燃烧的篝火,是星光下坠落夜空的打铁花,是落日尽头旖旎的晚霞,是沙海上空绽放的烟花……在欢快的乐声中,学子们将这一美好场景深深地铭刻在记忆中。

  从台州到阿拉尔,跨越了5000公里的空间距离;从山海到沙海,在他人的生活中,感受着风土人情的交融碰撞。从阿拉尔走向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台州学子掀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沿着道路从城市驶向戈壁,台州学子也为这座从沙漠中崛起的奇迹感到震撼,并铭记在心。

  “垦荒基因,双向奔赴”。此次包机首航,只是开始。今年8月6日,第二批台州包机直飞阿拉尔组团旅游已指日可待,未来,台州市援疆指挥部还将发挥自身优势,让“包机直飞阿拉尔”常态化……(张涛 卿朋)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