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高垒:援疆白衣映初心,影像留痕显真情

高垒:援疆白衣映初心,影像留痕显真情

2025-03-28 20:41:08 来源:中新网兵团

  河北与新疆,一东一西,相隔千里,却因一群心怀大爱的人紧密相连。2024年金秋十月,当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影像科的医生高垒踏上了一条跨越3000多公里奔赴新疆铁门关市,开启了一段影像留痕显真情、为边疆医疗事业奉献的动人篇章。

  初到边疆,高垒不顾路途劳顿,抵达铁门关市人民医院后便迅速投入工作。

  影像科作为医疗诊断的关键 “幕后先锋”,设备精准性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刚进科室,她就发现 CT 设备系统升级后遗留诸多问题。高垒立刻行动,迅速联系设备工程师,一同重新设置扫描参数,精心建立全新扫描方案,成功提升图像分辨率。

  一位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老人前来就诊,给科室出了难题。CT 图像受金属伪影严重干扰,难以判读。高垒与工程师沟通后,启用 iMAR 去伪影技术,有效减少伪影,为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患者的术后复查、随访提供有力影像依据,让诊断更加精准。

  高垒深知,援疆工作绝非简单的“技术输出”,更重要的是“造血”,于是,她以“传、帮、带、教”为核心,制定了详细全面的培养和授课计划。

  为切实提高当地急诊、重症患者的影像报告质量,高垒开启了“实战教学”模式。她多次以实际案例进行报告书写指导。“这一处颅内血肿,我们通过血肿横截面大小、层数和层厚,就能大致估算出血量”“肠梗阻、肠穿孔的患者要尽可能明确梗阻、穿孔的位置和原因”每一次讲解,她都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到病例分析,手把手地教导年轻医生如何捕捉影像中的关键信息。

  日常审核报告时,她严谨细致,从诊断术语到诊断思路,对问题逐一耐心指导。“这份占位性病变描述太笼统,要详细说明形态、边界、密度特征,咱们重新分析。” 她调出影像,详解征象与判断依据,还利用早交班授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科研上,她带动科室从零起步,教成员撰写课题申报书,今年科室成功申报一项课题。同时,她参考最新标准规范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模板,极大提升科室诊断报告的规范性。

  在高垒心中,影像科医生虽幕后工作,却责任重大,每份诊断报告都关乎生死,容不得丝毫懈怠。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因头晕头痛、沉默寡言半月余来院就诊。观察患者颅脑CT图像后,她敏锐捕捉到右侧额部的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右侧的脑实质受压,中线结构已经移位。“血肿范围再扩大可能引发脑疝!”她迅速与临床医生沟通病情,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一位外伤年轻女孩送来医院,高垒在其腹部CT发现肝脏周围少量游离气体,警觉道:“创伤后气腹是危险信号,必须溯源!” 她逐帧查看,最终在胃小弯与胰腺间隙发现线状透亮影,判断为胃壁损伤,及时告知医生并建议急诊腹腔镜探查。手术结果证实判断,因发现及时,女孩转危为安。

  义诊现场,她用通俗语言科普:“别害怕增强CT,就像给器官拍高清特写,打一点造影剂能帮医生找隐患,还有心脏冠脉CTA,是无创查心脏血管堵塞的好帮手。” 居民对影像检查的恐惧渐渐消散。

  一位大爷满脸担忧地说:“医生啊,我一直不敢做那个什么CT,总觉得有辐射,对身体不好。” “大爷,您的担心我理解,但是现在的CT检查辐射剂量都是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偶尔做一次,对身体基本没什么影响,而且跟能及时发现病情比起来,这点辐射微不足道。您要是身体不舒服,可别因为害怕检查耽误了治疗。”在高垒的耐心劝说下,大爷终于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

  “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援疆是历练,更是成长”,高垒表示,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坚守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为守护边疆人民的健康倾尽所能。(刘万乐 杜炳勋)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