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兵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第一师医院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兵团南疆区域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8月3日,兵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南疆呼吸道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医疗援疆呼吸内科专科联盟会议”在第一师医院成功举办,学习班特邀请疆内外知名专家前来授课,来自阿克苏地区、师市等相关专业医护人员100余人参加培训。学习班由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月清主持。
开班仪式上,第一师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大进首先对远道而来的授课专家和各位学员表示欢迎,并对本次学习班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随后,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第一师医院和“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概况。他说,自202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对口援建第一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来,科室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班的举办,为与会学员搭建了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也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造福各族群众,为南疆地区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诊治服务。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地区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严路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医疗援疆的成果,并表示:阿克苏地区呼吸道疾病常见多发,提高广大医疗同道的呼吸道疾病诊治水平至关重要。浙江省医疗援疆呼吸内科专科联盟就是要通过专家派驻、远程会诊、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阿克苏地区各级医院的呼吸道疾病的诊治能力。同时,我们也将与本地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医疗援疆专科联盟必将成为推动新疆医疗事业进步的强大引擎,为增进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学习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特邀请到17位疆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授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呼吸区域中心主任应可净教授以“疑难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陈恩国从“呼吸介入的现状与未来”方面进行了讲解;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阐述了“无创呼吸支持:目标是什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晓虹介绍了“从CTD-ILD病例到指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徐航娣讲解了“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外周肺结节内镜下诊疗”;第一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援疆专家阮文静从“肺结节取到病理如何结合临床和影像进行解读”方面进行了授课。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RICU病区主任徐思成详细讲解了“支气管镜检查在重症肺炎早期病原体快速现场评估的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谢小兵讲解了“COPD治疗指南更新及新进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玉蓉从“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在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授课;温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祁玉诚讲授了“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功能衰竭”。
此外,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月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魏龙,梁毅医生,魏新素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王晓玲,护士长周燕,廖波医生,王英医生,分别以“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诊疗专家共识”“电子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的应用及推广(技术示范)”“清醒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观察”“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及解读”“荧光支气管镜操作示范及大出血预防及救治(技术示范)”和“病例分享”的讲解。
专家们还为学员设计了电子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的应用、荧光支气管镜操作、支气管镜大出血预防及救治等实际操作课程。
此次学习班内容丰富、拓宽了学员视野,提升了学员对呼吸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处置能力,有效推进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诊治,对促进呼吸学各亚专业的发展,在完善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加强了疆内外、地区间呼吸科同道的交流与合作。(周玲玲 魏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