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阿拉尔丨王和功:脑血管上“绣花”的能工巧匠
脑血管上“绣花”的能工巧匠
——记“天山英才——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师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和脑科中心主任王和功
把手术当艺术,完美地做好每一次手术,力求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脑科中心主任王和功将热情倾注于医治脑血管疾病,守护群众健康的人生追求。
“神经外科是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高、精、尖学科,被公认为医学上地位最高的领域之一。在脑血管做手术,下刀不能有分毫之差,否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王和功说。
在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和脑科中心,同事用在脑血管上“绣花”来赞誉王和功的精湛医术。
精艺笃行 “医”路向前
“患者身体有疾病后,更多的是心理上有一道过不去的坎。我们除了给患者讲清病情,还要解开患者的心结,让他们以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以更愉快的心情提升生活质量。”4月28日,王和功在神经外科门诊接诊完患者后告诉记者。
患者李春梅曾经做了脑垂体瘤手术,找王和功看了两次门诊。她说:“王医生给我分析得很清楚,还让我不要有心理负担。现在,我心情舒畅了,觉得头也没那么难受了。”
2023年11月5日,在神经外科介入诊疗中心手术台前,王和功带领团队为患者拆除了“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这标志着神经外科掌握了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新术式。
此前,患者因剧烈头疼来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诊断为后交通巨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如同在颅内动脉埋下了“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王和功与团队认真研究病情,反复探讨手术方案,实施密网支架植入介入微创手术,一个针眼就成功解决了问题。
2001年,王和功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成为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从医的第一天起,爱学习、勤思考、乐钻研,伴随着王和功一路成长进步。2012年,他晋升为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主任医师,担任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他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兵团神经外科分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等,承担过阿克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补丁法修补硬膜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的研究等科研课题,多次荣获师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次获得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
入选“天山英才” 攻坚脑血管复合手术
2023年6月,王和功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名单。“天山英才”培养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王和功主持的“复合手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项目。
该项目主要利用复合手术这一新型诊疗模式处理复杂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评估复合手术在复杂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与既往病例回顾性对比研究,分析评估复合手术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提高脑血管疾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
“既往单一治疗模式疗效不尽如人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需要二次手术治疗等。”王和功说,“复合手术室是指将影像介入设备、临床信息系统有机地整合到外科常规手术室中,将血管内治疗同开放性手术结合运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王和功介绍,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其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常常由于病变的复杂性而带来临床治疗的困扰。复合手术作为一种新型诊疗模式,将神经外科显微技术与神经介入技术有机结合,应用复合手术室实施“一站式复合手术”,处理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高风险疾病,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减少病人再出血风险,提高诊治效率。
入选“天山英才——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名单后,王和功和神经外科团队将用3年时间攻克脑血管复合手术。
仁心济世 守护兵地群众健康
“感谢王医生救我父亲……”今年2月21日,患者家属握着王和功的手连声道谢。此前,患者因长时间头疼前往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病情危急,库车市人民医院邀请医联体第一师医院的王和功主持,团队配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将动脉瘤成功夹闭。经积极抢救,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近年来,第一师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带动阿克苏、喀什、图木舒克等周边地区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兵地医疗事业融合发展。
王和功利用神经外科先进的医疗技术,经常下到地方各县市基层医院,救治当地患者。王和功娴熟的技能、高超的医术、勤恳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患者和本院同事的赞赏。
“地方上的医院远得有四五百公里,王主任往往是白天在当地医院救治患者,晚上连夜赶回,只在车上睡睡觉,第二天在本院又投入工作。”神经外科副主任杨慧东说。(云上阿拉尔客户端,石继良 郑亮 杨阳 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