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医院病理科在阿克苏地区率先开展肿瘤PD-L1检测
近日,第一师医院病理科成功为一位70岁的直肠癌患者李伟(化名)完成了PD-L1免疫组化检测,是阿克苏地区首家能够提供多种PD-L1全自动化染色检测的医疗单位,标志着第一师医院精准诊断技术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PD-L1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等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决策中。此项检测可确定适用免疫治疗的肿瘤人群,提供临床用药指导,对于患者精准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病理乃医学之本,技术是病理之本,创新是病理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一师医院病理科始终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作为打造科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实现了精确诊断,促进了精准治疗,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同时,将惠及更多患者。
患者王晓敏(化名)发现胃部占位之后,在第一师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部活检,镜下病理科医师发现是胃腺癌,随即行免疫组化PD-L1检测技术,结果显示PD-L1(SP263):肿瘤细胞阴性,免疫细胞个别细胞阳性,阳性率约1%,CPS=1,为医生下一步治疗提供数据支撑。
第一师医院病理科主任郭一川介绍,现代病理学科的发展已经进入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相结合的阶段。在第一师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病理科顺利开展了PD-L1免疫组化检测。这将为指导助力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对临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有了PD-L1的诊断,肿瘤患者能得到最适合自己个体的精准治疗方案,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生存期可能延长。
相/关/科/普
PD-L1主要作用
1。判断预后:目前认为肿瘤组织PD-L表达是PD-1/PD-L1抑制剂疗效预测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许多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单用PD-1/PD-L1抑制剂还是联合化疗,PD-L1表达越高,疗效越好。
2。指导用药:《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明确推荐根据头颈鳞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三阴乳腺癌、胃癌等PD-L1表达来指导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例如,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而言,如果PD-L1 TPS≥50%可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免疫治疗,且为1A类证据;如果PD-L1 TPS≥1%同样可以采用单药免疫治疗,但证据级别降低为2A类;而PD-L1阴性患者如果要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则需联合化疗。对于食管癌二线治疗而言,如果PD-L1 CPS≥10可推荐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而PD-L1 CPS<10则不推荐。
(文图/江珊 吴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