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始于初心 臻于匠心

始于初心 臻于匠心

2024-10-21 11:50:26 来源:中新网兵团

  经过乙炔一次回收开车、渣浆及废次钠回收乙炔气项目、冷却水洗泵进行换型与改造等技改的历练,他从初出茅庐的门外汉到实干笃行的“技术尖兵”,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车间的中流砥柱,始终不忘初心,扎根一线,他就是新疆天业天域新实乙炔车间副主任王彦鹏。立足技术管理岗位,王彦鹏敢于创新,勇于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风采之路。

  立誓初心永不变 稳扎稳打促提升

  王彦鹏是“80后”甘肃汉子,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天域新实公司。刚参加工作时,每天的节奏都是白天学现场,晚上学理论,但王彦鹏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一句怨言。

  2012年到2019年期间,王彦鹏在乙炔车间担任工艺技改员,主管工艺、技改工作的他深深地感受到了重任在肩的压力。为了尽快融入生产现场,他白天扑在生产一线,晚上查阅资料,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很快理清工作思路。

  针对中控人员对乙炔发生器置换拉料操作过于频繁的问题,他与操作人员积极沟通置换拉料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罗列影响最大的因素,组织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头脑风暴”,总结了较好的操作方案。同时,他还和仪电车间技术人员进行探讨,对置换系统进行改造,由原来的多次按钮操作优化为程序控制一键操作,中控人员操作的置换频次下降了80%。更重要的是,改造后置换时间由人为控制改为精准的程序控制,杜绝了人员因为疏忽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不置换或置换时间不够等问题,从本质上杜绝了因违章操作而造成的风险,成功解决了安全问题和人员操作频繁问题。

  立志钻研勇创新 突破自我向前行

  “不学习迟早会被淘汰,希望大家做好学习的准备,终身学习,永无止境。”这是王彦鹏的工作格言。

  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王彦鹏不仅负责技改施工方案和技术资料编制以及技术交底、现场工艺检查等工作,还要每天奔赴生产现场,了解现场生产情况,虚心学习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规范,并学以致用,把新学的技术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一次乙炔回收岗位开车过程中,真空泵电流超标,导致环保装置无法按照计划和时间正常开车。他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中控室,排除了人为操作导致的异常后,认真查看了系统控制曲线、数据及真空泵开车前的各项参数,初步判断为真空泵出口管线超压导致的真空泵电流高。

  面对开车时间要求,他立即奔赴现场,对管线进行排查,判断是阻火器段出现阻力。在安全员的协助下拆除了阻火器,并对阻火器堵塞处进行了清洗安装,最后成功完成回收装置的开车。

  立足岗位展风采 披荆斩棘荣誉丰

  担任乙炔车间副主任后,王彦鹏对自身有了更高的要求。他牢记工作职责,刻苦钻研技术,勇挑工作重担,踏实做好每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他先后完成排渣系统自动化改造、排渣管线进行优化等技改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多项荣获公司技改创新优秀奖。在聚氯乙烯杂志上发表论文《电石渣闭路循环技术改造》。2020年参加天业集团职工五小活动获得优秀成果,并成功解决生产中的难题。2021年荣获天业集团“天业工匠”称号、2023年荣获天业集团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公司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王彦鹏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眼里,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他深知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严格落实导师带徒等人才培养制度。根据技术人员水平及专长,合理分工,悉心教授新入职员工,耐心指导、关心关爱,积极组织车间开展技术专题培训会、质量问题分析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在他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新入职员工迅速成为车间的技术中坚力量,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工作十余年间,王彦鹏在安全、节能、环保、设备可靠性等方面提出超过20余项技改方案,用真正的“金钥匙”保证了乙炔车间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他以爱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诠释了“天业工匠”这一代名词。(田悦 周文翰)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