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团:“铁牛”奔忙收玉米
秋风掠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的玉米田在风中翻涌着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香甜气息。这片曾经的荒漠,如今已成为兵团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天刚蒙蒙亮,种植户金超已经站在田埂上。他手中的呼叫机不时传来调度指令,身后是四台正在作业的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伴随着轰鸣声,机械履带碾过土地,一人多高的玉米植株被整齐地“吞”进舱内,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

“收割机一天能收200亩左右,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金超抹了把汗,眼角的笑纹里满盛期待。“我家今年种了2300亩玉米,预计10月上旬就能全部收完。要是放在十年前,一个人管这么多地,想都不敢想。”
机械化收割提升了效率,更潜移默化的改变职工群众的种植理念。二二五团农业与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买力坎木·买吐送说:“今年全团春播玉米9870亩,玉米收割机械化率已达到98%。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全程机械化让农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和规模化。”
丰收的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二二五团近年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使玉米单产稳步提升。团场还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多个抗旱抗病新品种。
“你看这颗粒,饱满均匀,今年长势真不赖!”金超蹲在运输车旁,算了一笔账:预计亩产可达8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每亩纯利润在500元左右。
更令人欣喜的是,玉米收割后的秸秆也变废为宝。粉碎后的秸秆一部分还田改良土壤,一部分被打包成饲料,供应给当地的养殖合作社。“这相当于每亩又增加了200元的收入。”金超说。(谢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