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哈密瓜全产业链焕新记

哈密瓜全产业链焕新记

2025-09-26 18:56:09 来源:中新网兵团

  日前,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淖毛湖农场三连的哈密瓜种植田,采收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瓜田里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捡漏”场景——种植户们忙着挑选次果和裂果,曾经这些被遗弃在地里腐烂的哈密瓜,如今成了职工群众实打实的额外收入。

  “以往这些残次瓜都烂在地里,今年光卖残次瓜一亩地就能挣30元。” 淖毛湖农场三连职工蒋玉梅算起了 “经济账”,“不光收入多了,还省下了清理残次瓜的人工费和车费,明年种瓜更有盼头了!”

  蒋玉梅口中的变化,源于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的落地。“我们的收购范围覆盖多个哈密瓜产区,包括石河子121团、甘肃民勤、哈密大南湖、巴里坤三塘湖、淖毛湖农场等地。这些残次瓜通过深加工可实现价值再造,实实在在为种植户增加了收入。” 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收购员邢炳玉说。

  同日,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繁忙景象。满载哈密瓜的货车依次停靠,这些刚从哈密大南湖、淖毛湖农场采收的哈密瓜,经传送带送入原料预处理车间,生产线上机器轰鸣,灌装、检测、包装等环节有序运转。

  “生产过程中,我们每小时都要检测榨汁糖度,进入酶解罐后,要检测果胶和淀粉含量,达标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该公司化验员王晓兰手持检测仪器,紧盯屏幕上的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共6道工序,其中5道工序都需全程跟踪检测,重点盯紧糖度、色值、透光率等指标,蒸发后还要进行无菌包装,确保微生物合格。”

  往年,在哈密瓜产区,每到采收季都会面临困境:一级、二级瓜被收购商高价挑走后,大量外形不佳或轻微受损的残次瓜因“卖相差”无人问津,只能弃置田间。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增加了种植户清理地块的成本。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精准破解这一痛点,组建专业收购团队深入各瓜田,以合理价格批量收购残次瓜,从源头解决了种植户的难题。

  “目前我们每天消耗原料果约200吨,能生产哈密瓜青汁约20吨。” 该公司车间主任马龙介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果渣也能实现 “变废为宝”,全部作为畜牧业饲料供应给周边养殖户,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

  作为师市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于当年6月成立,总投资1200万元。企业引入行业先进的果蔬汁加工设备,建成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生产线,并以此为核心,向上对接种植户保障原料供应,中间打通运输、装卸等关键节点,构建起“原料采集—物流运输—生产加工”全流程闭环,形成完整循环经济圈。

  “截至目前,我们已加工哈密瓜1.2万余吨,9月下旬还启动了5000吨下架葡萄的收购。”该公司总经理史朝龙表示,企业依托哈密区域优质水果资源,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将浓缩果汁分销给国内外饮料生产商,“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填补了哈密区域哈密瓜浓缩汁生产的行业空白。”

  从田间弃置的残次瓜到车间生产的优质产品,从农户的“心头难”到增收的“新盼头”,新星东智果业有限公司的落地运营,不仅让哈密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推动师市哈密瓜产业从单一种植迈向全链条开发的焕新升级。这条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正为师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着农企共赢的新篇章。(魏巍 于晓英)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