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下沉为职工群众健康增添温暖底色
近日,在十三师火箭农场医院干坎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李忠正进行烤电治疗。“离家近、治疗快,半小时就能见效,颈椎不舒服来这里做理疗,特别方便。” 李忠说。
在该卫生服务站,诊断室、中医阁、健教室一应俱全,中医刮痧、艾灸、拔罐、耳穴等多种理疗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据悉,该卫生服务站日均接待约30名患者,为辖区居民群众送上普惠便捷的医疗服务。
该卫生服务站医生毛萍说:“我们联系社区,定期邀请上级医院来这里开展中医义诊、家庭医生签约宣传和健康讲座,还推出中医特色个性化签约服务,让这里不仅是看病的首诊站,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站。”
近年来,师市积极推进连队(社区)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开通医保联网结算系统,强化设备药品配备,推动医疗资源“沉下去”。目前,师市30个连队卫生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120多种药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职工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这里环境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定期还有专家坐诊,在家门口就能看牙,不用再往市区跑了。”同日,在红星一场医院口腔专病特色科室,居民张浩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红星医院派驻由主任医师领衔的资深牙医团队定期驻点坐诊,开展“一对一”带教活动,为团场医院培养本地医护人才,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口腔CBCT、口腔种植机、牙周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助力团场建成口腔专病特色科室。如今,红星一场医院不仅能开展牙齿常规治疗、口腔修复、复杂牙拔除,更能突破牙齿种植技术屏障,为当地患者带来便利。
从连队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团场医院,师市始终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视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落实项目、资金、人才等各项支持措施。
如今,11家团场医院在红星医院的带动下,新建11个兵团团场专病特色科室。各临床科室助力团场医院应用新技术、实施新项目,成功帮扶团场医院开展“胆囊摘除术”“疝修补术”“骨科内固定术”等手术20多例,大幅提升了团场医院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今年以来,红星医院长期(半年以上)下沉40名专家,帮扶团场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项,专家坐诊534人次,服务职工群众2.7万人次,开展手术169例、知识讲座600场,组织义诊80余次服务1.5万余人次,开展远程会诊100余次、远程影像诊断6320人次、远程心电诊断27186人次。
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从“保基本”进阶“高品质”,师市正描绘着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蓝图,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李欣奕 刘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