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十二师:惠民举措暖人心
从热腾腾的老年餐送到家,到困难群众领到手的“及时雨”;从社区里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到新人们简约而庄重的集体婚礼……
今年上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民政局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回应社会关切,一系列惠民举措落地生根,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老有颐养”托起幸福晚年
在十二师,“老有所养”正升级为“老有颐养”。今年五月,师本级养老院二期项目投入运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专业、舒适的养老环境。82岁的王秀兰老人作为首批住户感慨道:“从日常起居到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很细心,我对晚年生活有了新期待。”
机构养老提质 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完善
在西山农牧场,76岁的独居老人张建国是社区老年助餐点的常客。“十来块钱两荤一素,比自己做饭强!”他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样的助餐点,十二师已先后投入159.9万元建成运营6个,惠及1000余位老人。
对于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困难的独居、空巢老人,民政干部和社工们规律的探访成了他们生活的“定心丸”。上半年累计1419次的温情敲门,将关爱精准送达老人身边。
“弱有众扶”织密保障网络
面对身处困境的家庭,十二师民政局着力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格局。上半年,487名困难群众收到了263.74万元社会救助资金,这笔“及时雨”切实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为确保救助公平精准,师民政局依托“大数据”筛查锁定目标,基层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完成了983人次的信息比对分析。
同时,十二师积极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救助模式从“单一物质”向更富温度的“物质+服务”综合模式转变。
189户困难家庭收到的价值3.6万元的慰问物资,不仅是物质援助,更是社会关怀的传递。
三坪农场10岁脑瘫患儿陈雪(化名)每周的康复训练都充满欢笑,19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的“精康融合行动”,让23名像她一样的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当78.08万元残疾人补贴精准发放,当针对流浪人员的街面巡查达5500余次,民政人的坚守正化作点点星光,照亮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服务升级”彰显治理智慧
在十二师,民生服务的温度体现在每一次创新突破中。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让86对异地新人免去奔波之苦,443对新人从这里开启幸福旅程;
“三疆涌爱·石榴花开”集体颁证活动,用简约庄重的新风尚引领婚俗改革;
投入295万元新建的军垦公墓补齐设施短板,74户家庭享受到11.77万元惠民补贴,让“身后事”更有尊严;
社会组织登记“容缺受理”制度让办理时限缩短60%,80家社会组织、206个备案社区组织活跃在基层治理末梢;
“阳光慈善”工程让20.98万元善款在阳光下流转,25.42万元爱心支出温暖着助学助困现场;
28113名注册志愿者、319支队伍累计奉献服务时长1052.33小时,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105人通过“全岗通”暨履职能力培训,服务居民的“硬本领”进一步增强……
这些扎实的基础工作如同坚固的基石,共同支撑起十二师更高效、更温暖、更便捷的民生服务体系。(贾芦桐 蒋越 许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