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地通办” 让劳动能力鉴定更加公正便捷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迎来一份特殊的鉴定委托——来自乌鲁木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转办请求。
跨区委托鉴定 严守公正底线
事情的起因,源于乌鲁木齐市居民卡米力·吾甫尔提出的一项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按照既定的鉴定规程,当鉴定过程中涉及利益关联或需回避的情形时,引入第三方机构以确保鉴定的公正性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乌鲁木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决定将此项任务委托给十二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期在更加中立、专业的环境中完成鉴定工作。
接到委托后,十二师工伤与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立即启动专业流程。工作人员根据被鉴定人的具体情况,从专家库中遴选对口专业的资深医疗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们通过现场医学检查与询问交流,全面评估被鉴定人的身体机能与功能损伤程度。在综合病历分析与现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统一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形成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
此次委托鉴定,不仅是兵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间的一次成功协作,更是“兵地通办”政策在劳动能力鉴定领域的生动实践。据了解,2024年11月14日,十二师工伤与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与乌鲁木齐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正式签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乌鲁木齐市兵地融合劳动能力鉴定协议》,并同步揭牌成立“兵地融合劳动能力鉴定联合体”,标志着兵地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正式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兵地劳动能力鉴定互联互通,开创了区域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新合作模式。通过专家资源共享、鉴定委托协作与疑难案件研讨机制,两地构建起高效的业务交流平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更在优化鉴定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地劳动能力鉴定互联互通机制,既是落实兵地融合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专家资源、鉴定业务与经验交流的重要载体。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兵地协作,通过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将融合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共同推动劳动能力鉴定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二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予聪说。(刘倩 毛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