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厘米肝脓肿险要命 微创技术30分钟“吸干”脓液
“烧了半个月,肚子胀得像五个月的孕妇,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50岁的李某摸着肚皮上仅硬币大小的创可贴,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危及生命的肝脓肿危机,竟被医生用一根细针轻松化解。
半个月前,李某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最高飙升至39.8℃,右上腹疼得直冒冷汗。在当地输液,症状却反复发作。直到他被紧急送往第一师医院,CT扫描发现:肝脏里竟藏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巨型脓肿,脓液像“定时炸弹”般挤压着周围组织。
医院立即组织普外科一病区、介入诊疗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胸腔外科等多学科会诊。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李永崇会诊时说道:“如果再拖下去,脓肿随时可能破裂引发败血症,死亡率高达30%!”
然而,传统开腹手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李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经过周密讨论,医疗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微创介入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由介入诊疗中心主任骆世兵带领团队执行。该技术既能精准清除脓液,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身体负担。
手术当天,骆世兵带领团队成员韩承斌、魏继伟医生,先通过CT扫描定位,随后使用一根直径不足3毫米的穿刺针,精准避开血管和胆囊,直达脓腔中心。接着,医生沿穿刺针置入一根柔软的引流管,固定在皮肤表面,另一端连接引流袋。整个手术仅用30分钟就顺利完成,全程无大切口,术后李某腹部只贴了一张创可贴。
当500毫升浑浊脓液顺着针管被抽出时,在场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次日转回普通病房。通过引流管持续排脓,引流袋中的脓液从最初的“巧克力酱”逐渐变为“清茶水”。复查CT显示,原本12厘米的脓肿已缩小至5厘米,各项感染指标恢复正常。
这项技术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骆世兵透露,近年来,第一师医院已为数十名脓肿患者实施该手术,年龄最小的仅10岁,最大的75岁,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了一半以上。
“以前遇到80岁的肝脓肿患者,我们往往束手无策。现在通过超声造影和CT融合导航,连膈顶的脓肿都能精准穿刺,误差不超过1毫米!”骆世兵在展示手术视频时说道。屏幕上,穿刺针如同“穿针引线”般在血管间隙中灵活穿梭。
医生支招:身体发出这三个信号,立刻就医!
如何避免重蹈李某的覆辙?骆世兵给出“三字箴言”:
热: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波动在38.5℃以上;痛:右上腹出现“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或按压时加重;黄:皮肤、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变深。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扛!”骆世兵提醒,糖尿病、胆结石患者尤其要注意,应及时通过超声或CT排查脓肿可能。对于脓腔成熟的患者,微创穿刺不仅能快速退烧,还能通过引流管直接注入抗生素,让治疗效率翻倍。
从“开膛破肚”到“一针解决”,医学的进步正在让更多患者告别“手术恐惧”。(黄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