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从乌鲁木齐飞越天山的感谢信 背后故事很暖心……
一面锦旗,从乌鲁木齐寄出;一份认可,跨越了千山万水。2025年国庆期间,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收到的一份特殊“礼物”,不仅是医患情深的见证,更是其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技术辐射力与品牌吸引力不断提升的生动缩影。
这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与一封情真意切的手写感谢信,穿越天山,诉说着患者杨女士与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之间一段动人的医患故事。

信中,杨女士倾诉了作为一名卵巢囊肿患者的艰辛。她写道,囊肿是“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是“每周日历上需要圈出的忧虑”,是“体内不时传来的疼痛与坠胀”。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不仅盘踞在她的身体里,更蚕食着她内心的平静,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她来说,每一次复查都伴随着紧张与失眠。
一次偶然的机会,转机出现。在多方推荐下,杨女士得知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有来自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超声介入专家徐海珊以及其培养的徒弟任学刚医生,他们擅长的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是一种无需开刀的手术方式。这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怀着满满的期待,她于今年7月,毅然从乌鲁木齐辗转奔赴阿拉尔,慕名求医。
在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任学刚医生及其团队为杨女士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杨女士在信中动情地描述:“超声引导下,你手持的不仅仅是一根穿刺工具,更像一位精密的工匠,为我小心翼翼卸下背负已久的枷锁。”这项微创技术仅通过一个针眼,便为患者解决了病痛,让她从“惴惴不安的病人”,变成了“被专业和善意温柔托住的人”。
术后,杨女士返回乌鲁木齐,复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卸下了身心的重负,她终于能再次畅快呼吸。她在信中感慨道:“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您完美地诠释了这两个词的重量。” 她表示,遇见任学刚医生是她不幸中的万幸,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之情,于是才有了这面锦旗和这封跨越天山的感谢信。
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作为兵团的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依托总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等优质资源,在医疗技术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国内外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落地开花。其中,超声介入开展的各类囊肿硬化治疗技术,在阿克苏地区处于领先水平,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吸引了全疆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此次乌鲁木齐患者的诚挚感谢,正是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获得疆内群众广泛认可,惠及兵地群众的一个生动缩影。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任学刚医生在收到锦旗后感慨道,“这份来自千里之外的谢意,让我深深感到,我们建设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更是一座连接信任与希望的桥梁,最终目的就是不负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相托。看到兵地群众都能从这里重获健康,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