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连环画《盖孜河畔的笑声》

连环画《盖孜河畔的笑声》

2025-09-28 18:11:23 来源:中新网兵团

  连环画以兵地融合发展阿克陶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叙事背景,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主线,巧妙借助“小田变大田”“小手拉大手”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情节,以艺术化的手法生动呈现喀热开其克乡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变迁与成长。

  画面中,既有田埂阡陌整合后麦浪翻滚的丰收图景,也有桃园里村民真诚互助的身影与收获时节的欢歌笑语;既有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里亲子相伴的温馨互动、以教育启智的动人场景,也有孩子们承载着家乡期望走出乡村、亲身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远魅力的成长时刻;更有兵地之间深厚情谊的流淌,以及离别时分满含不舍的泪光瞬间……一幕幕场景串联起来,讲述了一个满溢温度、饱含希望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初春的昆仑山下,新疆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盖孜河蜿蜒伸向远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与阿克陶县倾力共建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似涓涓泉水浸润着这片土地,传唱着兵地融合的动人故事。

  喀热开其克乡学校的教室里,“小手拉大手”活动第一阶段比赛即将拉开帷幕。普艾力却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在读课文时频繁出现发音错误,还因此遭到了同学的嘲笑。

  海仁古丽是普艾力的母亲,每天都会陪伴儿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一天,普艾力睡着后,她意外发现一封儿子写给她的信。信里,普艾力写道,自己要好好学习,争取能去北京参加研学活动。读完这封信,海仁古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玉苏是普艾力的父亲,他不仅主动学习果树栽培技术,还积极跟着儿子一起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玉苏普艾买提·艾山是普艾力的爷爷,普艾力把自己学到的新词编成顺口的歌谣教给爷爷,普艾力成了家里连接代际、促进沟通的小小桥梁。

  语文课上,孩子们专注地练习发音,还一笔一画、认真细致地书写,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喀热开其克乡学校在校园中积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引领广大师生不断增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能力。

  李俊卿是“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人到中年的他不仅工作态度严谨,还怀揣着对科技的热爱。他谈吐幽默,话语极具感染力。面对村民们不理解的问题,他总会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玉苏普艾买提·艾山吃苦耐劳,但性格倔强,思想观念相对传统,面对“小田变大田”的改革举措时,他固执地拒绝。在“访惠聚”工作队、产业示范小组和村党支部的耐心解说下,他逐渐转变了观念。

  在推行“小田变大田”工作时,李俊卿逐块丈量田地,细致测算地头、垄渠的面积,认真核算改造前后亩数的变化。他还专门为村民们算了一笔清晰的经济账,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小田变大田”带来的诸多好处。

  会议室里,热烈与紧张的气氛交织在一起。兵地融合发展阿克陶乡村振兴示范区指挥部副指挥长黄金宇语气坚定地说道:“乡亲们出行的路绝不能再拖了!明天就启动路网改造工程!无论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要把这条路修好,给乡亲们创造便利的出行条件!”

  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村子里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一直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路上不时有车辆往来穿梭,大家的出行变得格外方便,再也不用为出行难犯愁了。

  办公室里,黄金宇正忙着协调项目资金。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一座现代化的肉羊繁育基地顺利建成。如今,这座基地运营状况良好,不仅实现了稳定发展,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买合木提·吾杰因身患残疾,外出打工时屡屡碰壁。工作队了解到他的困境后,立即对他进行帮扶,不仅帮他承包了村集体的35亩果园,还专门给他指导果树种植技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买合木提·吾杰的收入有了大幅增加,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

  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买合木提·吾杰种植的水果不仅及时采摘,还实现了顺利销售。这一年,他的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7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心怀感激的他,特意留一棵桃树,送给工作队干部,他动情地说:“工作队干部就是我的亲人!”

  玉苏也主动加入了种植合作社,在合作社里认真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每天都充满干劲。不仅如此,他还学会用手机通过直播平台销售桃子,不仅打开了销路,还卖出了好价钱。

  海仁古丽十分珍惜在针织厂的工作机会,平日总是认真努力地学习针织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凭借这份勤奋与钻研,她最终成长为车间里的业务骨干。

  又是一年金秋,喀热开其克乡迎来了大丰收。果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麦田里,金黄的麦穗沉甸甸地弯下了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玉苏普艾买提·艾山家的麦田,今年迎来了高产,产量在当地位居前列。他手捧着政府为他颁发的“科技种植能手”证书,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眼中满是对丰收的自豪。

  在指挥部的科学规划与推动下,村里精心开发了民俗旅游项目。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乡村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们在守住家乡特色的同时,收入也大幅增长,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当李俊卿要离开喀热开其克乡时,玉苏普艾买提·艾山老人前来送行,老人凹陷的眼窝里噙着浑浊的泪,沟壑纵横的脸颊微微颤抖,喉结滚动着却发不出完整音节,只能反复地说着:“热合买提!(谢谢)”

  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中,普艾力等20名孩子成功被选中前往北京参加研学活动。得知这个好消息,校长难掩激动的心情,特意叮嘱孩子们:“到了天安门广场,一定要代我向国旗敬个礼!”

  “小手拉大手”成果展演文艺晚会上,黄金宇与李俊卿看着台上孩子们活力满满的表演和台下沉浸在欢乐中的人群,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片土地已经变了样,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

  除了兵地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昆仑山下的盖孜河依旧静静流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曾经无数次交握过的双手所传递的温暖,悄然融进澄澈的河水之中,伴着崭新的晨光,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缓缓蔓延开去……

  来源/第六师融媒体中心,供稿/李华北 张新慧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