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内挤压心肺复苏显威力 多科室协作救回生命
9月16日早上,第一师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病房内医护人员正在查房。胸腔外科主任艾合买江·依米提与急诊科监护病房主任、援疆专家吴定钱一同走到阿布都外力(化名)的病床前时,两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的阿布都外力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距离他闯过生死关,已过去整整12天。谁能想到,12天前,这位患者曾因一场严重车祸,在手术台上经历心脏停搏,最终靠一场惊心动魄的胸内挤压心肺复苏,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时间回溯到9月4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阿布都外力推向生死边缘。驾驶三轮电动车的他被大货车撞翻并碾压,随即被救护车紧急送往第一师医院,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生命体征微弱,一场集结多科室力量的极限抢救战打响。
急诊科接诊后,经全面检查,阿布都外力的伤情令人揪心——确诊为左侧液气胸、左侧肺裂伤伴肺不张、纵膈移位、左侧第8-10胸肋关节脱位、左侧第1-11肋骨骨折(连枷胸)、创伤性胸腹壁皮下气肿、胸6-7椎体横突骨折。
面对如此复杂危重的伤情,吴定钱主任,急诊监护病房主任黄元飞及急诊科副主任周志祥迅速组建抢救小组,一边行止血、补液、纠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升血压,建立深静脉通道、建立高级气道改善通气氧合等治疗,全力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一边联系胸腔外科团队,经会诊后需要紧急手术救治。
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患者被即刻转运至手术室。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麻醉科学科带头人曹振刚已带领麻醉科副主任张淑芳等5人麻醉科团队在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艾合买江·依米提主任带领科室手术团队,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死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
可就在医疗团队摆好手术体位即将展开手术的关键时刻,险情突然爆发——患者的血压骤降,心率骤降至大约40次/分,心脏功能濒临衰竭。
张淑芳副主任意识到变换体位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立即推注肾上腺素、手工快速推血并加压输液,艾合买江?依米提主任当机立断,沿患者腋下胸壁第6肋间快速切开进胸探查,发现患者心脏搏动微弱,生死就在一线之间。艾合买江?依米提主任做了一个决定生死的关键操作——将左手精准伸入患者胸腔,徒手握住心脏,实施胸内挤压心肺复苏。
这一操作对医生的技术精度、临场判断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控制好挤压力度,避免对已受损的心脏造成二次伤害,又要保持100-120次/分的稳定按压频率,为心脏恢复自主跳动争取宝贵时间。
手术室里,全场医护人员屏息注视,艾合买江·依米提主任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胸内挤压,麻醉医生继续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泵速、积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调整内环境和凝血功能,1秒、10秒、30秒……60秒,监护仪上的心率曲线突然出现了起伏——阿布都外力心肺复苏成功!
这宝贵的一分钟,是医护人员与死神顽强对抗的奇迹,成功将阿布都外力从生死边缘拉回。
心跳恢复后,医疗团队立即转入复杂的胸部外伤修复手术。阿布都外力伤情比预想更严重:肌肉间隙和深层筋膜里满是淤血肿胀,胸腔内积血和血块加起来有4100毫升之多;还有3根肋骨的头部和部分后方肋骨,因为骨折翘起扭转,戳破了左下肺、肺叶之间的缝隙以及左上肺叶的裂面,其中左下肺的伤口特别深,伤到小支气管一边出血,一边漏气,若不赶紧处理,阿布都外力连正常呼吸都成问题。
手术团队紧密配合,分步完成修复:精准缝合支气管破口,切除左下肺破损部分缝合切口;清理脊柱旁血块,有效止血;处理“跑位”肋骨,用可吸收线悬吊固定剩余肋端以恢复胸廓稳定,最终逐层缝合包扎。
术毕,阿布都外力呼吸机辅助呼吸,生命体征稳定,随后被护送转入EICU继续监护治疗。
此次抢救的成功,是生死时速下的医学奇迹。它不仅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生命,更以胸内挤压心肺复苏的精准应用,突破了严重胸外伤救治的技术局限;以多科室无缝协作,展现了第一师医院高效的应急救治能力;为同类重症创伤病例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路径,更用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现代医学守护生命的力量,为保障区域民众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