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医院成功为89岁老人完成直肠癌手术
呕吐、便血、发热……连续一周的身体不适,让89岁的老人在家人劝说下终于走进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细菌性肺炎、低氧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中度贫血,更严重的是——直肠癌。
直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即将迈入鲐背之年的高龄患者,手术与否是道艰难的选择题。因生理功能衰退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大型腹部手术的麻醉与手术风险极高,堪称挑战医学极限。
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医疗团队迅速集结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病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深入的多学科讨论(MDT)。其中,麻醉是最大难关,专家们反复评估推演,为每一个环节制定风险预案。
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晓风险后,依然选择“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份托付让专家们下定决心:在缜密准备下为老人手术。8月15日,手术在麻醉团队严密护航下进行,由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刘顺顺主刀开展“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发现肿瘤位置极低、紧邻肛门且体积巨大(5厘米),团队当机立断实施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手术)”。凭借精湛技术和充分预案,手术顺利完成。
“高龄已不是麻醉绝对禁忌,但风险显著增高。”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麻醉科学科带头人曹振刚说,高龄患者身体代偿能力差,哪怕一个轻微的体位变化都可能引起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可能致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麻醉医生要时刻盯紧监护仪,争分夺秒调整麻醉药、血管活性药和液体量,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刘顺顺补充:“高龄患者免疫力弱、愈合能力差,术后伤口感染和吻合口瘘风险高,后者是直肠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肠管渗漏可能引发腹腔感染危及生命。好在我们用了微创腹腔镜技术,患者恢复较快,不日即可出院。”
8月19日,该团队又为一位84岁高龄患者,顺利完成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切除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手术风险并非绝对。多学科通力合作下,精准麻醉管理、微创腹腔镜技术、快速康复外科(ERAS)等措施,已大幅提升了高龄患者手术安全性。
关于直肠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大肠末端约15厘米部分)的恶性肿瘤,属于结直肠癌的一种,也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95%的直肠癌由肠壁腺体细胞恶变形成,属于腺癌。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可能是直肠癌预警
排便习惯变了:突然拉肚子、便秘,或者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带血:粪便里有鲜红或暗红色的血;
总觉得“没拉干净”:明明刚上完厕所,却还总有便意,排便不畅,大便变细;
肚子痛或不舒服:经常觉得腹部隐隐作痛或胀胀的;
莫名变瘦:没刻意减肥,体重却悄悄下降;
浑身乏力、头晕:这可能是贫血引起的,因为肿瘤可能悄悄出血。
这些人要重点提防直肠癌
5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家里有人得过结直肠癌:有家族史的人风险更高;
长期得肠炎的人: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饮食不健康的人:常吃高脂肪、低纤维食物,爱吸烟、酗酒的人;
不爱动、体重超标的人:缺乏运动、肥胖会增加风险。
怀疑直肠癌?这些检查能帮你确认
肠镜检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医生会用一根带摄像头的细管伸进肠道,能直接看到肿瘤,还能取一点组织化验,明确是不是癌症;
粪便潜血试验:简单的筛查方法,查大便里有没有看不见的血;
影像学检查:做CT、MRI能看清肿瘤大小、范围,有没有转移到其他地方;
肿瘤标志物检测:查血液里的CEA(癌胚抗原),能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
做好这几点,帮你远离直肠癌
50岁以上(尤其家里有人得过的),记得定期做肠镜检查;
吃饭别太“油”: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
动起来:规律运动,控制好体重;
戒烟限酒: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留意身体变化:排便习惯变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高龄患者手术,医生会考虑哪些事?
像这位89岁的患者,要不要手术可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医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先看患者身体状况整体健康怎么样:医生会用评分表评估心肺、肝肾功能等;
有没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病控制得好不好;
营养够不够:术前营养不良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恢复难度;
能不能配合康复: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会影响术后恢复。
再看肿瘤情况
肿瘤早还是晚:早期肿瘤手术效果更好,晚期要权衡手术能带来多少好处;肿瘤长在哪:低位直肠癌(离肛门近)手术难度通常更高;症状严不严重:有没有肠梗阻、大出血这些急需处理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年龄已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区”。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在70岁以上患者中是安全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在老年患者中实施率能达到54.9%。关键是要个体化评估,让多学科团队一起商量。
对部分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预防性造口(临时或永久人工肛门),虽然会影响生活质量,但能降低肠管吻合处渗漏的风险。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部分对治疗反应特别好的患者,甚至可能通过“等待观察”策略避免手术。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高龄患者手术安全性已显著提高,关键在于个体化评估、精细手术和全面的术后管理。
专家简介


(胡珺 梁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