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ERCP技术再上新台阶
胆结石、胆管梗阻、胰腺炎……这些令人困扰的胆胰系统疾病,如今在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了更先进、更便捷的治疗选择!继今年4月成功开展首例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后,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普外科在邵逸夫总院普外科专家张建东、李握的精心指导下,再次成功为3位患者实施了这项高精尖的微创治疗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的诊疗能力稳步提升,为南疆患者打通了胆胰健康的“高速路”。
什么是ERCP?——不开刀解难题的“超级内镜”
ERCP被誉为消化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它巧妙地将内镜技术与X光成像结合——医生将一根柔软、纤细的内镜经患者口腔缓缓送入十二指肠,精准找到胆管和胰管在肠道的开口,注入造影剂后,病变在X光下即刻“原形毕露”。更神奇的是,医生能通过内镜直接操作微小器械,完成取结石、放支架、通狭窄等高难度治疗,整个过程体表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合高龄、体弱或畏惧开刀的患者。
大咖零距离,边疆医疗攀新高
本次手术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浙大邵逸夫医院总院普外科张建东教授和李握教授的强大支持。两位专家跨越万里,将前沿技术和丰富经验“手把手”倾囊相授。从术前方案的细致推敲,到术中操作的精准示范,再到术后管理的要点解析,每一步都凝聚着“邵医”标准,为阿拉尔医院普外科团队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能。
“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杭州同质化的顶尖技术服务,是我们阿拉尔及周边地区胆胰疾病患者的福音。”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凡豫新感慨道,“浙大邵逸夫医院总院专家毫无保留的指导,极大加速了我们独立、成熟开展复杂ERCP技术的步伐,让我们更有信心服务好南疆群众。”
守护南疆,健康承诺再升级
短短三个月内,从零突破到持续开展,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在ERCP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是医院综合实力提升的缩影,更是浙大邵逸夫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倾力支援边疆建设的生动实践。
“每一次技术的精进,都是为了兑现让南疆百姓‘病有良医’的承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哲勇表示,“我们将继续依托浙大邵逸夫医院总院强大的后盾支持,不断引进和精进各类高精尖诊疗技术,打造医疗高地,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零距离’惠及各族群众。”
随着ERCP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更多饱受胆胰疾病困扰的南疆患者在本地即可获得高效、微创、安全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