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内镜下超级微创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成功切除特大息肉

内镜下超级微创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成功切除特大息肉

2025-02-14 12:59:25 来源:中新网兵团

  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首例直径达5至6公分的巨大直肠息肉切除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内镜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患者因“反复便血数年”于一周前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门诊就诊。经过肠镜检查,医生发现其直肠内有一枚巨大的亚蒂息肉,几乎占据了整个肠腔,直径约5至6公分。

  通常情况下,肠息肉的直径在1-2厘米以内,内镜下切除手术风险较小,恢复较快。然而,本例息肉体积巨大,导致手术视野受限,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此外,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存在局部癌变和粘膜下深浸润的风险,内镜下切除可能面临切除不彻底等意外情况。若选择外科手术,则手术风险、创伤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

  面对患者的犹豫,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消化内科特聘主任沈凯凭借多年早癌诊治经验,仔细观察了息肉表面的腺管结构,发现未见明显癌变依据,且息肉亚蒂部位柔软、弹性良好,提示息肉整体仍为良性,未出现粘膜下浸润等恶性表现。

  经过与患者的详细沟通,沈凯主任向其介绍了内镜下两种术式——pEMR(内镜粘膜分片切除术)和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区别、利弊、风险及费用。最终,患者选择了风险相对较小、费用较低的pEMR手术。

  在制定详细的麻醉、手术及护理的预案后,由沈凯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鄂连成以及麻醉科特聘主任陈炬辉等医师团队开始为患者实施手术。整个手术历时约40分钟,过程顺利,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医生反复观察,确认无息肉残留,并使用多枚钛夹封闭创面,确保手术效果。

  术后护理、病房管理与随访工作由医院消化内科黄浩刚、谭品军、朱继红、木热地理等医师负责。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4天即恢复半流质饮食,并顺利出院。

  术后一周,患者复查时病理结果显示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局部高级别瘤变。这一结果与沈凯主任的术前判断一致,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的技术实力,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未来,医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张姣辉)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