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我与医院共成长】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7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但对于一所医院来说,这只是它辉煌事业的开始,是无数生命在这里得到守护与重生的见证。
在这75年里,第一师医院从弱到强,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一代代医护人员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见证了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经历了医疗改革的波澜壮阔。回首自己在这里工作15年的岁月,从青涩走向成熟,每一步都凝聚着医院的关怀与培养,每一刻都记录着与同事们并肩奋斗的点点滴滴。

我曾是一名普外科的护士,直到4年前来到消毒供应中心,从一名器械使用者变成器械消配者,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动,我曾经迷茫、彷徨,甚至有过消极的工作态度。
2023年10月,我参加了中华护理学会在江苏苏州举办的“第19届全国消毒供应发展论坛”,我告诉自己,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消毒供应专业前沿知识。在培训过程中,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愿意去努力,一定是最棒的。”消毒届大咖的话激起我的工作热情,学习回来后,我思考如何从专业的角度细化落实到工作岗位上。
我反复学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行业标准,在工作中反思,如何将标准、规范有效地运用。
提起消毒供应中心,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轻松、舒适、没有压力的科室,日常工作也就是“洗洗碗、刷刷盘子、发发东西”。事实并非大家想象中那样简单!这里虽没有门诊的喧嚣,没有护士为患者打针、换药,但这里承载着守护患者生命安全的神圣使命,常被喻为“医院的心脏”。
李燕副主任告诉我,“我们的每一个流程、每一步操作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看似简单重复的步骤,实则是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重要防线,所以工作马虎不得。”
平时,李燕副主任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专业文章的写作和科室讲课,她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修改、标注,甚至不规范的标点符号都一一改动。一开始,我总认为她的高标准有点过了,如今,我要感谢她的严谨。
正当我在消毒供应中心干得得心应手时,2023年,我的工作岗位又发生了变化,被分配到门诊口腔科。从来没有想过这里会和我联系在一起,刚接触口腔器械洗消工作的我,内心感到恐慌,我哭了。主要源于对未知工作的担忧,对操作规范的不熟悉以及对潜在职业暴露风险的恐惧。我就在想,如果是李燕副主任,她会怎么做呢?不怕困难,不抱怨,努力工作,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能有今天与她平时对我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她是我的第一位人生导师。我把所有的考验变成提升自己的机会。一路走来,哭过,笑过,有希望,也有过失望,更收获了鲜花与荣誉,我以勤勉而坚持不懈的姿态逐光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消毒供应中心,每一件医疗器械都经历了一场从“战场”到“重生”的奇妙旅程,穿越无菌的时空隧道,成为可靠安全的“兵器”。现在的我,受消供独特魅力的吸引,深深热爱这个工作,我将鞭策自己赓续前行,用行动宣誓,“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江珊 周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