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 “小石榴籽”研学回来啦!
8月11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的20名学生结束在北京、山西的研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是他们研学的最后一站。
雄壮的国歌,还在同学们的耳边回响,五星红旗仿佛还在他们的眼前飘扬。
同学们兴奋地说:
我在电视上看过,但是我没想到,能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特别高兴!
太感动了!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自豪!
五星红旗升起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很强大、很伟大!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出远门,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昆仑山下,4000多公里,这是阿克陶县到首都北京的距离,也是同学们的圆梦之旅。
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带队干部何沐韩说:“这些同学第一次去北京特别开心,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高举右手敬少先队队礼,一起高唱国歌,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首次组织兵地融合发展阿克陶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学生前往北京、山西及五家渠市研学。
今年,兵地融合发展阿克陶乡村振兴示范区与喀热开其克乡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全家一起学”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活动,进行月度评比和学期评选,对于获得一、二、三等奖家庭的学生,六师五家渠市党委统一组织研学。
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高度重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并纳入对口支援和兵地融合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此次研学就是师市党委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缩影。

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中心小学教师热合买吐拉· 艾力木介绍,“小手拉大手 全家一起学”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活动开始以后,家长和孩子都特别积极地参加,每天回到家里就和家长一起学习。比赛的时候,他们还把家里的爷爷奶奶请来参加,有的老人以前听不懂,现在都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们唱得特别好,这个活动真正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在南疆组建了兵地融合发展阿克陶乡村振兴示范区,发挥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大力推进示范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文化润疆工作。

“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和喀热开其克乡党委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通过‘小手拉大手 全家一起学’活动,营造人人学国家通用语言、人人讲国家通用语言、人人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良好氛围。”喀热开其克乡带队干部张廷焱说。
青格达湖的美景,让同学们心旷神怡;军垦战士人拉肩扛、修建猛进水库的壮举让他们崇敬。伫立在碧水、蓝天之间,孩子们放声高歌。

在六师五家渠市博物馆,同学们了解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全方位展现了六师“诞生鄂豫皖、成长川陕甘、抗日晋冀鲁、浴血保延安、解放大西北、屯垦在天山”的光荣历史;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让他们肃然起敬。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政学院)民族宗教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白关峰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六师五家渠市党委组织的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在当前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示范、借鉴和推广意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一次研学之旅,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分享此次研学的见闻。
喀热开其克乡中心小学学生吾普尔江·卡斯木江的妈妈:“孩子,去北京旅游得怎么样?”
吾普尔江·卡斯木江:“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身为中国人,我特别自豪。我们还去了山西博物院,参观了很多文化古迹和历史文物。”
吾普尔江·卡斯木江的妈妈:“当你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历史,你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儿子,你能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我为你骄傲!”
吾普尔江·卡斯木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带你和爸爸一起去北京。”
吾普尔江·卡斯木江的妈妈:“好,我期待那一天,将来我们一家四口人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万里归来情更浓,同学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他们放声高歌,唱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唱出中华民族的自豪,唱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五家渠TV,张新慧 李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