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门关:首批金耳菌种试种成功
中新网兵团新闻10月20日电(刘万乐)走进新疆铁门关市二十九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金耳”试种基地,一座座“智慧方舱”映入眼帘。“智慧方舱”内,首批试种成功并进入采摘期的金耳菌一排排、一簇簇,金黄灿烂,一股股淡淡的菌香扑面而来。金耳菌兼具滋补与药用价值,被誉为“黄金银耳”,市场前景广阔。

该金耳种植基地由新疆万雨智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经营。“我们今年试种的金耳很成功。”基地负责人商东升高兴地说。这几天,他忙的不可开交,既要安排工人采摘上市的金耳,又要抓紧时间准备新一轮的菌袋入棚。这个种植基地采用“连队入股+企业运营”模式整合资金,已建成38座智慧方舱,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
金耳,因其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因其形似人脑,又称“脑耳”,是一种食、药、美容兼用菌,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脂肪和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具有化痰、止咳、调气、清心补脑、美容养颜的功效,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被誉为菌中“爱马仕”“燕窝”“黄金银耳”“真菌皇后”。
2025年初,该团通过招商引资和考察调研,与深圳万雨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实施智慧方舱食用菌种植项目,精心试种了第一批金耳。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每月可稳定产出一茬高品质菌菇。“传统种植受外部环境影响大,而智慧方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不仅产量高,品质也更优。”深圳万雨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商东升说。
相比较一般的菌类,金耳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生态绿色、市场前景广,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今年,二十九团通过前期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与深圳万雨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精心试种了第一批金耳。期间,深圳万雨集团全程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为试种工作保驾护航。

据介绍,野生金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1800米至3200米的高海拔地区,对温度、湿度、光线等要求都很高。“现在有了“智慧方舱”,能试种成功,说明我们这里也可以大规模发展种植了。”商东升说。
商东升所说的“智慧方舱”,其实就是现代温室大棚。能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管理,实时调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创造最佳环境,确保金耳茁壮成长。
有了科技支撑,金耳产量和收益节节高。商东升算了一笔账:“金耳长势优良,每棒可收金耳6至8两。一个‘智慧方舱’可以摆放2000棒菌包,鲜品每公斤可卖100元,每茬收入8万元,每年采摘10茬没问题,效益非常好。”目前,该基地试种植的首批1万棒金耳订购销售已接近尾声。
看到种植金耳前景的商东升,计划壮大金耳产业。“接下来我们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继续拓宽和维护好销售渠道,这样不仅带动合作社效益,而且能为本团和周边地方乡镇群众提供更多务工创收岗位。另外,基地将建成300座智慧出菇方舱,为兵团和新疆农业升级转型注入新动力,丰富全疆人民的菜篮子,提供更多安全健康的菌菇产品。”商东升说。
“二十九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今年还种植了黄金菇等菌类都很成功。这次金耳试种成功,可以说是探索出一个可以复制的南菌北种增收致富模式。”二十九团副团长李宏彬说,这不仅为二十九团增添了新的特色农产品,更给职工带来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今后,我们将立足团场实际,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创造更多劳务岗位,带动团场和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