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1万户!第十二师是怎么做到的?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1万户!第十二师是怎么做到的?

2025-07-24 13:05:53 来源:中新网兵团

  “一小时领照、一日通关!”7月15日,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区块政务服务中心内,新疆红花谷生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经理陈建国难掩惊喜。初到新疆创业的他,原本以为手续会很繁杂,没想到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公司所有注册证照。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二师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1万户,同比增长5.76%这背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澎湃动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强劲推力更是十二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

  正如十二师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雪梅所言:“从建师时的81户到如今3万多户,市场主体结构的深刻变化,印证了师党委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发展思路的科学性。”

  作为“一港五中心”主要承载地,十二师依托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及自贸试验区建设,辖区市场主体活力显著迸发,增速创历年新高,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企业增长:外资涌入彰显开放引力

  十二师地处亚欧大陆桥核心节点,拥有“东联西出”的天然地理禀赋,叠加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红利,政策与区位双轮驱动,为外资企业构建了从准入到运营的全周期便利化通道。截至今年6月底,全师外资企业总数攀升至35家,同比增长45.83%;仅上半年就新设外资企业8家,同比增幅高达300%。

  “企业数量的显著增长,特别是外资和私营企业的快速集聚,彰显了十二师投资环境的强大吸引力与包容性,意味着更多投资者看好这里的未来。”王雪梅说。

  制度创新是激活区位优势的催化剂。十二师区块创新推出“触发式+四个一+容缺办理+四证连发”极简审批模式,项目审批效率提升近70%。在贸易领域,打造“两国双市场+集采直通+TIR(国际公路运输)冷链+属地直通+多口岸联动”五位一体模式,显著压缩物流时间,使新疆果蔬抵达中亚市场时长缩短12小时以上。新疆九鼎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政策创新“散货集列”模式,整合零散资源形成规模运输,初步构建起辐射中亚的高效物流网络。

  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的共振,让企业信心如春潮涌动。新疆和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度考察后,被十二师优越的产业环境所吸引,果断将业务版图扩展至此。该公司负责人洪玉龙说:“优惠的税收减免与土地使用政策体现了十二师的诚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使我们的产品能迅速便捷地通达国内外市场。入驻后,企业迅速壮大,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

  制度型开放进一步为外资涌入扫清障碍。十二师与“乌昌石”地区签署外商投资企业跨域通办协议,实现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互认,显著降低了跨境投资的制度性成本。作为制度创新高地,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已聚集市场主体7105家,其中企业3743户,占全师企业总量的35.38%。

  在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个体工商户(20365户,占比65.48%)以其贴近民生的韧性发挥着独特作用。三坪农场川味坊餐馆店主刘春苗的话语道出无数小微经营者的心声:“靠自己的双手,在十二师能过上安稳日子。”

  产业跃升:三产主导格局成型

  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十二师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烈隆分析:“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十二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体现。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及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坪农场的转型堪称区域发展的“教科书级案例”。该农场地处乌昌腹地丝路经济带核心,通过深度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占比已优化至9:13:78,第三产业跃升为绝对支柱。

  三坪农场党委推行“一线工作法”精准赋能,包联服务新疆东方百和蚁链物流科技产业园,助力二期项目快速落地,实现每小时2万件的货物处理能力;整合辖区厂房商铺建立“招商资源库”精准匹配需求;组建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中心,全流程解决用工、融资、水电等实际问题;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跃升,生动印证了机制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协同。

  十二师的发展底气,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乌鲁木齐 “南控、北扩、东延、西进” 战略的重要地带,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优化区,兰新铁路、乌奎高速公路、乌昌大道、城北主干道及地铁线路贯穿辖区,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这一优势在商贸物流领域尤为凸显,使其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吸引众多企业落户,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新疆九鼎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公司打造的国际物流产业园汇聚了大量商户,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十二师的交通优势与政策支持,助力我们构建了覆盖全疆及中亚的物流网络。” 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锐介绍,园区内车辆穿梭、装卸繁忙,日吞吐量达数千吨,不仅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伴随第三产业市场主体激增,金融服务需求同步旺盛,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纷纷进驻。“我们针对十二师企业特点,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产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五一兵团分行三农对公部客户经理胡鹏成说。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十二师经济的新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全师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78.1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5%;预计实现游客总花费25.58亿元,同比增长13.09%。十二师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打造特色景点和线路,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十二师充分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贸试验区两张国家级“金字招牌”,成功打造“城北小巴扎”特色夜市,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日营业额约16万元,成为夜间经济新亮点。此外,已成立的新疆亚心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筹备中的新疆九鼎文旅有限责任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迈进。

  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十二师第二产业实现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市场主体达2681户,占全师市场主体总量的8.62%,同比增长8.63%。

  全师坚持“以三产牵引二产”战略

  依托商贸物流优势拓展工业品市场空间;通过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产业配套;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技术改造、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领域精准赋能工业企业,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构建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疆宏信佳诚包装有限公司便是转型成果的体现。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拥有五色印刷粘箱联动线,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十二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引进都给予大力支持。” 公司董事长蔡超说,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十二师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行业分布:商贸引领多元发展格局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二师市场主体总量达31101户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业为核心引擎,多行业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行业分布数据清晰勾勒出区域经济脉络;批发和零售业14615户,占比46.99%,稳居首位;住宿和餐饮业3328户,占比10.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50户,占比8.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407户,占比7.73%;制造业1522户,占比4.89%。

  在这样的行业分布中,批发和零售业的绝对优势,正源于商贸物流的强劲支撑,使其成为十二师经济的主动脉与增长新引擎。这一优势根植于十二师作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的战略区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大型批发市场内货通天下,商品在此汇聚后通过高效物流网络辐射新疆全境及中亚、欧洲。新疆宝新恒源物流有限公司依托陆港优势整合中亚供应链,其化工材料销售额实现1266.2%的惊人增长,印证了商贸流通的澎湃动力。

  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新引擎加速崛起。三坪农场已形成3744家商贸物流企业集群,“红色驿站”全程保障,120条物流专线构建起48小时全国直达网,年运输量突破200万吨。新疆赛尔瓦孜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正借此物流大动脉将优质产品输送全国。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十二师区块已成为区域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政务服务中心内创业者络绎不绝,仅上半年区块新增企业即达421户。截至今年6月底,该区块市场主体总量达7105户,其中企业占比超50%,自贸试验区聚集企业占比达35.38%。行业分布上,批发零售业占比高达54%。

  多元业态正满足需求与服务升级

  住宿餐饮业因旅游发展与消费升级注入活力,新天润天街等区域特色餐馆门庭若市,企业通过创新菜品、主题民宿等提升竞争力;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办公租赁、管理咨询等关键支持,助力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发展,实现自身快速成长;

  居民服务修理业中,遍布社区的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小店,以专业便捷服务成为民生“毛细血管”,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制造业虽规模占比不高,却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五一新区内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引进自动化设备提升效率与质量,在政策扶持下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地域发展呈现显著差异,市场主体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市场主体总量达6298户(不含合作区税源标识户),稳居全师第二。尤为亮眼的是,1-6月新设市场主体457户,新增量列全师第二;新增企业259户,增速高居全师首位。

  十二师以批发零售业为基石,正加速构建 “商贸引领、物流驱动、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生态。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动能。未来,十二师需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引导涉农团场深挖特色资源,同时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在开放与创新中塑造更富韧性与活力的经济新版图。(冯晓玲 贾织菲 朱江 高天 张娟)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