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市双城镇:赤松茸试种成功 开启增收“新赛道”
眼下,新疆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七连的仿生态菌菇栽培大棚内,胖墩墩的赤松茸长势喜人。“去年12月份,我利用温室大棚试种赤松茸,没想到真的获得种植成功,从上个月开始上市以来,赤松茸的销售供不应求,并深受阿克苏市、阿拉尔市、阿瓦提县等地的各大餐饮店青睐。”说起赤松茸菌菇种植情况,双城镇七连温室大棚种植户王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走进七连设施农业基地的一座温室大棚,记者看到大棚内光线较暗,空气里菌香浮动,在一垄垄的青草间,一个个赤松茸菌菇破土而出,洁白的菌柄上顶着圆润肥厚、棕红色的伞盖。此时,王磊正在细心地采收新鲜的“红色宝藏”。

据了解,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凭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等优势;在该镇众多的特色种植项目中,赤松茸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种植户发展致富的“金钥匙”。
王磊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他投资8万余元,在两座构筑的仿生态菌菇栽培大棚内着手开展试种赤松茸,于12月份正式开始种植,采用当地种植的麦草杆、玉米杆、果木屑和菌棒等原材料完全仿原生态环境种植,且不打任何农药,达到绿色健康食品标准。
谈到试种过程,王磊说:“刚开始时,赤松茸长势不是很好,害怕失败,后来经过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发现症结,现在随着提升管理技术,出菇率也高了快了,这对今后大规模发展种植也有了希望。”
“目前,每天可采收赤松茸100公斤,每公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预计每座大棚纯收入8万元以上。”王磊说。
近年来,双城镇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多元化发展,重点推动该镇设施农业基地种植产业发展进程,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助力大棚种植产业,鼓励和引导种植户由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种植转变;同时,该镇还大力宣传特色农产品品牌,打响知名度,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全力保障种植户增收致富。
七连“两委”成员谢宛秋介绍,赤松茸试种成功,市场销路极为宽泛,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连队推广和扩大菌菇种植规模和品种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将依托塔里木大学提供的专业技术为支撑,引入更先进的种植技术,逐步提升菌菇种植产量与品质,力争让特色农产品种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特色产业谋篇布局‘新’文章,引入更多新型的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产品结构,推动设施大棚产业多元化发展;并持续加强本土优势探索,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品牌效应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一地生多金’,为连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推进种植户和乡村振兴新发展。”谢宛秋说。(朱志升 迪丽拜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