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牛养殖基地助推畜牧业蓬勃发展
中新网兵团新闻2月7日电(管航 郭建军)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七团八连万头牛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15栋整齐排列的圈舍,每一栋圈舍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建造,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
从外观上看,圈舍建筑风格简约而实用,墙体坚固,为肉牛营造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圈舍内部空间宽敞明亮,配备了完善的照明、通风和温控系统,无论外界天气如何变化,都能为肉牛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据了解,该基地目前已投入400余万元对其中6栋圈舍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施工人员针对圈内混凝土地坪及出现的裂缝、坑洼等问题进行细致修复和填补,确保地面平整、排水顺畅。挡墙和围栏的维修加固选用高强度的材料进行修缮,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有效提高圈舍利用率,保障养殖安全。对消防设施和线路也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圈舍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该团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任新萍说:“通过维修改造,圈舍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为肉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圈舍相辅相成的,是草料加工区和有机肥处理场。草料加工区宛如一座现代化的“粮草工厂”,各类草料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从草料的切割、粉碎到混合调配,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养殖基地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专注的神情中透露出对工作的认真与负责。
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德喜说:“优质的草料是肉牛健康成长的关键。经过精细加工的草料,营养成分更加均衡,能够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的需求。”
有机肥处理场则是万头牛养殖基地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里,肉牛产生的粪便废弃物不再是简单的垃圾,而是宝贵的资源。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处理工艺,这些废弃物被转化为富含养分的有机肥。

处理场内,各种处理设备已进行安装,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通过将畜禽粪污进行发酵、腐熟、干燥等处理,最终生产出的有机肥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养殖与种植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一条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
据了解,该团万头牛养殖基地按照“分散繁育与集中育肥”产业模式,以肉牛育肥为突破口,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出栏肉牛1506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