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巴州销售分公司:金秋绘丰景 能源护丰收
“春播千粒种,秋获万担粮”。从九月初秋收启幕到十月下旬收尾冲刺,巴州公司始终以“油库为基、分区施策、服务下沉”为核心,从前期筹备到中期保供,再到后期收尾跟进,用全周期、不间断的能源服务,持续护航巴州棉花、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的丰收路,让“保供不脱节、服务不断档”成为秋收季的坚实底色。
从筹备到冲刺,持续筑牢“能源粮仓”
作为巴州秋收保供的统筹服务点,能源保障从9月便已启动,到10月下旬仍在动态跟进。库尔勒油库内,油罐车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工作人员正在马不停蹄核实油品、装油数量、装油鹤位,保障用油需求。秋收以来库里持续加大柴油储备,0号柴油库存充足,确保秋收各阶段“油不缺、供得上”。
“7×24”小时秋收用油持续运转,从9月至今,平台每日收集数据,保供保量。截至10月20日,已连续50天无间断向秋收区域调配油料,从秋收启动到收尾,未发生一起因资源短缺导致的作业中断,用持续的能源储备托稳丰收底气。
从采收至晾晒,持续跟进“田间需求”
且末县玉米地埂上,金黄的穗子已从“采收中”转入“晾晒期”,但且末片区的“流动服务”仍在田间穿梭。从10月初玉米采收时的农机加油,到下旬晾晒阶段的脱粒机供油,服务始终跟着农户需求走。
“艾萨师傅,今天脱粒机得加20升柴油,再帮我拿两箱矿泉水,晒玉米太渴了!”10月19日,塔提让镇农户买买提就朝着艾萨挥手。自初秋第一次给他的收割机送油后,艾萨和同事就把买买提的用油需求记在“田间服务台账”上,从采收期的应急送油,到晾晒期的定期补给,都能主动跟进。
片区的“30分钟应急响应”也持续在线,10月16日傍晚,巴什塔提让村农机手艾尔肯的脱粒机在田间断油,拨打应急电话后28分钟,站点规范操作,及时补给。“从收玉米到晒玉米,你们一直在帮忙,太靠谱了!”艾尔肯边看着加油边说。截至目前,且末片区流动服务站已连续服务48天,上门加油已不记得多少车次,配送非油物资超500余件,从采收高峰到晾晒收尾,持续把油和安全提醒送到田间。
从晾晒到装袋,持续守护“红火收成”
博湖的辣椒晒场上,红彤彤的辣椒已进入装袋收尾阶段,但晒场旁的加油员依然伫立守候,从10月初辣椒集中晾晒时的翻晒机供油,到下旬装袋时的传送带用油,各站点的服务始终“跟到底”。
“王师傅,今天装袋机加15升柴油,再拿一箱矿泉水,最后几批辣椒得赶紧装完!”农户李梅擦着汗说。晾晒期间,王师傅和同事轮轴守在晒场旁,不仅准时供油,还根据辣椒晾晒进度调整服务。晾晒高峰时主动帮农户翻辣椒,清点物资。“前几天晒场风大,你们帮我把辣椒袋挪到避风处,现在又帮着装袋,真是从晒辣椒到收辣椒都管到底!”李梅拿起一瓶矿泉水,笑着递给王师傅。截至目前,北四县片区各站点已持续服务36天,不仅保障晾晒全程用油,更用后续服务让农户“收好辣椒、省心收尾”。
从采摘到转运,持续保障“雪白丰收”
尉犁县的棉田里,采棉机仍在轰鸣,棉包转运仍在紧张进行,尉犁片区加油师傅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从10月初的采棉机集中供油,到下旬的持续补给,用“全链条护航”保障棉花从田间到轧花厂的最后一程。
“王师傅,今天得加30升柴油,还要两箱方便面,中午得赶工采完最后200亩地!”农户李先生的声音透着忙碌。站点工作每天跟着客户节奏调整服务时间,全面保障用油不掉链子。“从采棉机加油到转运车补给,你们的油气和吃的一直跟着,现在最后采摘,还是离不开你们!”农机手胡先生边看着加油边说,手里还攥着站点前厅刚递的热茶。
针对转运后期偏远棉田的需求,尉犁片区各站点仍保持每天不间断的巡回频率,塔里木乡偏远棉田的转运车断油,站点及时供给,加完油后还帮司机清理了油箱口的棉絮。“哪怕就剩几车棉包,你们也随叫随到,这服务真是太好了!”司机张强说。截至10月21日,尉犁片区已持续为秋收供油,配送非油物资超42天,从采摘到转运,全程守护棉花丰收。
“从种到收,中国石油的师傅们一直跟着,有他们在,我们年年丰收都踏实!”农户买买提的这句话,道出了巴州地区农户对巴州公司秋收保供服务的认可。从九月初的秋收启幕,到十月下旬的收尾冲刺,各片区的保供身影始终活跃在巴州田野。未来,公司将把“持续护航”的保供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让能源服务始终紧跟农时,护航巴州每一季的丰收。(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