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业能源:计划性检修激活降本新引擎
“斗轮机的拉紧改向滚筒和刮冰槽的钢焊接已经牢固,所有检修项目均通过了质量验收。”9月28日,在新疆天业能源管理公司的干煤棚内,技术专工对完成的计划性检修任务进行了严格的验收。这标志着该公司通过计划性检修的创新实践,有效推动了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目前,能源管理公司聚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供应”的核心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通过检修模式和机制的双重提升,为安全生产的品质和效率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输煤系统作为电厂能源输送的“大动脉”,涵盖输煤皮带机、翻车机、斗轮机等关键设备,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以往被动的检修模式,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对此,公司构建“多部门联动+全流程闭环”计划性检修体系。由输煤车间、设备车间联合制定检修计划,生产技术室统筹汇总,每周三召开专题会议,公司领导牵头,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工及安全员共同讨论确定下周检修项目,全面覆盖设备缺陷消缺、安全整改、隐患排查等重点任务。设备车间提前统筹检修时间和人员,集中攻坚消除隐患。任务完成后,由生产技术室、输煤车间、设备车间、安全管理室严格执行“四方验收”,确保落地见效。
为进一步提升检修效能,公司同步健全激励机制,对检修中主动发现隐患并及时消缺的人员及外委单位给予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通过集中整治,不仅系统性解决设备潜在问题、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更高效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6条输煤皮带、2台斗轮机已检修完成并顺利验收。通过科学规划与机制创新,当前输煤系统检维修成本降低35%,设备综合效能大幅提升。
“我们以全周期管理为核心,通过精准预判和全面协调,实现全链条的协同联动,确保检修前生产计划与检修需求同步进行。”设备车间负责人蒋虎清表示,“利用集中检修模式,我们显著减少了设备停机的次数,降低了物料消耗,并且同步完成了设备头尾部防护罩的加宽改造。这一系列措施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重复性隐患,使得检修成为推动生产效益提升的‘助推器’。”(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