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12岁孩子脾脏“四分五裂”台州援疆专家介入手术保命又保脾

12岁孩子脾脏“四分五裂”台州援疆专家介入手术保命又保脾

2024-01-16 12:55:05 来源:中新网兵团

  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成功为IV脾破裂伴活动性出血的12岁患者小文实行脾动脉贯序栓塞止血术,不仅保住了孩子的命,更保住了脾蒂和脾蒂周围脾实质,为脾脏的新生留下了珍贵的”火种“。这是医院首例介入栓塞保脾手术,标志着医院外周血管介入技术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知情人介绍,小文不小心从楼梯上翻滚下来,全身多处擦伤,不多时小文开始呕血,被人救起后迅速送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急诊科就医。急诊科医生完善了CT检查,结果提示:脾破裂Ⅳ级(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并腹腔、盆腔积液(血),脾内小血管损伤可能。

  由于脾脏含有丰富的血窦,受损伤容易大量出血造成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急诊科医生迅速邀请普外一病区医生会诊,根据以往经验,IV脾破裂伴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常规是需要开腹进行全脾切除止血术,再根据情况进行脾结节带血管腹腔内植入术,手术创伤大,感染风险高,术后恢复时间长,并且异位植入的脾结节能否成功也未可知。要保命,小文就极可能面临着失去脾脏的严重结果。此时,台州援疆专家、放射科副主任谭恺得知消息后,和放射科主任龚河军一起赶到会诊现场,了解情况后,谭恺副主任大胆的提出了“脾动脉贯序逐级栓塞止血保脾”的治疗方案,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可行。

  完成术前准备后,谭恺副主任和龚河军主任穿戴好铅衣,开始为小文实施手术。2位专家在小文右侧腹股沟取米粒大的创口、置入导管、导丝进入脾动脉造影,显示脾脏中极动脉多处破裂,混合着造影剂的血液一阵阵的涌入腹腔,同时脾脏还有多处破裂,存在大面积渗血,专家们迅速超选入破裂动脉内进行填塞止血后,又退至脾动脉主干栓塞阻滞入脾血流,让脾脏所有的裂口在血流大大减缓的情况下自行凝固愈合,短短的40多分钟,2位专家顺利完成手术,堵住了破裂的血管和纵横交错的各个裂口。

  龚河军主任介绍:“介入栓塞治疗脾破裂既能及时止血,让孩子尽快脱离生命危险,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孩子的脾脏功能,避免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并且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更好。” 在普外一病区医护人员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下,术后第三天小文便能下床活动了。一周后,复查CT显示脾动脉主干完整,脾静脉回流通畅,脾门周围脾实质血供正常,手术取得全面成功。为了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准治疗和精细照料,小文爸爸专门制作了1面锦旗表达谢意。

  谭恺副主任说,外周血管介入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医疗技术,随着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放射科已有多名医生逐渐了解并开始掌握介入技术。今后,我会利用好每次手术机会,把我所学全部传授给本地医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外周血管介入手术队伍,守护更多边疆群众的健康。

  医学科普

  脾脏是一个血流丰富且质地软而脆的器官,所以当腹部受到外来冲击时,脾脏最容易受牵累而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脾破裂,在儿童中更为常见。脾脏就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大血库”,因此也是全身最难止血的器官。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住大部分脾脏的同时能精准栓塞止血,且用时短,创伤非常小,患者恢复快,术后不留瘢痕。此外,肝硬化引起的脾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引起的脾亢及自发性脾出血都能使用同样的介入栓塞方法进行治疗。(王勇)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